据报道,2022 年 9 月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不仅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还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环境事件,单次人为事件向大气和周围水域释放了有记录以来最大量的甲烷(465,000 吨)。三项新研究。
2022 年 9 月,在波罗的海下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到严重破坏。一次水下爆炸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引起一股气体上升到海面。
尽管这次袭击与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的更广泛影响有关,但袭击背后的罪魁祸首尚未确定。据报道,德国将于 2024 年发布逮捕证一名乌克兰国民与该事件有关,但乌克兰政府已被拒绝任何参与。
海洋之声基金会迅速将一架水下无人机(称为滑翔机)部署到泄漏禁区外的区域。爆炸发生后三个月内继续监测情况,并观察周围水域溶解甲烷的程度。
绘制波罗的海南部甲烷最大浓度的地图。
图片来源:Martin Mohrmann/VOTO
“为了获得最可靠的估计,我们将滑翔机的观测结果与德国研究所 IOW 的同事从渡轮收集的表面观测结果结合起来。哥德堡大学海洋学家巴斯蒂安·奎斯特 (Bastien Queste) 在一份报告中说道:陈述。
奎斯特说:“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对波罗的海的甲烷如何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传播有了很好的了解。”
尽管大量气体被海洋吸收,但大部分气体最终进入了地球大气层。爆炸发生后,水中溶解的甲烷含量有时比平时高出 1,000 倍。总体而言,波罗的海 14% 的区域集中了至少比平均自然水平高五倍。
研究人员还发现洋流将溶解的甲烷输送到波罗的海的23个海洋保护区。然而,对周围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尤其是因为以前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事件。
“诚实的答案是,我们不知道甲烷浓度增加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幸运的是,甲烷的毒性并不大,但此前还没有发生过如此规模的事件。尽管低浓度的甲烷无害,但长期高浓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尚不清楚,”海洋之声研究员马丁·莫尔曼(Martin Mohrmann)告诉 IFLScience。
研究人员表示,有一件事是明确的:必须重新评估水下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当今日益不确定的世界中,像这样的不寻常事件经常发生。。
“我认为必须重新评估北溪管道等天然气管道的风险评估。北溪风险评估(2009 年)指出,气体泄漏的概率约为 20,000 年一次,而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不计。两者现在都值得怀疑,”莫尔曼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