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可能没有社会不平等
史前人类可能已经创造了一个乌托邦。
第一批人类巨型遗址可能完全是平等的,社会平等有助于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些大规模的史前定居点。根据一项新的分析,这种平等的最终消亡和更加分层的社会秩序的出现可能引发了这些遗址的废弃。
位于现在乌克兰、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境内的黑海草原上,所谓的大约 6,200 年前开始出现。这些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点规模迅速膨胀,面积扩大到约 320 公顷(790 英亩),在特里皮利亚文化的鼎盛时期,每个遗址最多可容纳 15,000 人。
然而,尽管这些遗址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史前定居点,但在大约 5,600 年前,这些遗址基本上无人居住。为了试图确定特里皮利亚中心在衰落之前如何以及为何如此繁荣,一项新研究的作者使用基尼系数作为评估这些地区家庭不平等的手段。
基尼系数通常用于衡量特定社会的收入不平等,是一种检测不均衡的成熟工具。在本例中,研究人员使用该方法分析了来自 38 个不同 Trypillia 遗址的约 7,000 栋房屋的地板面积变化。
“假设房屋地板面积的变化反映了家庭财富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在公元前 3800 年之前,特里皮利亚社区的社会不平等有所减少,”研究作者写道。除了房屋面积没有差异外,研究人员还指出,“房屋的建筑(即平面图和建筑结构)显示出高度的标准化,房屋的装饰和可察觉到的经济活动也是如此。”
通过研究特里皮利亚遗址的整体设计,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道,这些定居点的圆形或椭圆形布局“确保了人们平等地使用结构元素和基础设施”。同时,公共场所中“多功能集会厅”的存在表明整个社区可能都参与了政治决策过程。
“这里概述的发展表明,平等主义意识形态和避免研究作者写道:“一定存在于特里皮利亚社区内。”他们补充道:“这意味着可能存在着协调利益和重新分配盈余的定居点内部机制,这些机制可能是集体建立的。”
基于这一解释,研究人员认为,社会平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吸引大量人口进入这些社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从大约公元前 3800 年开始,特里皮利亚定居点的空间布局开始发生变化,这可能反映了不平等的加剧和社会等级制度的发展。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特里皮利亚巨型遗址的规模开始缩小,因为周边乡村开始出现较小的社区。根据研究作者的说法,这可能表明,一旦平等主义梦想开始消退,人们就决定放弃原始城市。
研究人员写道:“特里皮利亚大型定居点的消亡和周边地区小型社区的形成,恰恰是在社会不平等再次加剧之时。”“因此,特里皮利亚聚集社区和大型遗址的终结,恰逢社会平衡和政治参与机制开始失效、社会不平等重新出现之时,”他们总结道。
该研究发表在期刊上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