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冥王星是否应该被称为行星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并在 2006 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IAU) 重新归类为矮行星时达到了顶峰。如今,这场争论再次被点燃。
来自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西南研究所的艾伦·斯特恩 (Alan Stern),他是开创性的新视野号的领导者2015年,与人合作撰写了纸呼吁对行星进行重新分类。它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将太空中的任何大型物体(包括月球)定义为行星。
该论文由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下个月,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柯比·鲁尼恩 (Kirby Runyon) 将在德克萨斯州发表演讲。
“(一颗行星)有三个标准,”斯特恩告诉 IFLScience。 “第一,它是太空中的物体。第二,它足够大,可以通过自身重力变成圆形。第三,它并没有大到在内部开始融合的程度。”
如果这一点被采用,太阳系中的行星数量将从目前的 8 颗增加到大约 110 颗。这将包括主要行星、矮行星(如冥王星和谷神星)以及大型卫星(如土卫六、木卫二和土卫六)。甚至我们自己的月亮。
艾伦·斯特恩(左)是新视野号任务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宇航局/比尔·英格尔斯
拟议的重新分类的目的是强调像冥王星这样的世界并不比所谓的主要行星更重要。该论文指出:“为了减轻这种不幸的看法,我们提出了一个具有历史优先性的行星新定义。”
目前,国际天文学联盟定义行星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标准。首先,它必须是一个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其次,它必须有足够的质量以使其自身重力使其成为圆形。第三,它一定已经清除了其轨道上的邻居。
后一个定义尤其导致了冥王星的重新分类。但这也是最具争议的方面,许多人指出像木星甚至地球这样的世界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例如,地球附近有许多小行星尚未被清除,木星也是如此。
该分类也未能充分考虑系外行星,即太阳系以外的世界,选择仅将主要行星分类为太阳周围的行星。随着我们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世界,这个缺点正在凸显出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行星在柯伊伯带(太阳系边缘)和其他恒星周围被发现,我们对所发现的世界的解释有不同的扭曲,这取决于我们是否称其为行星或‘非行星矮行星’ ” 例如,”鲁尼恩告诉 IFLScience。
“作为一名关心世界内在地球物理特性而不是其轨道的地质学家,所有行星(圆形世界)都很重要并且值得探索。”
太阳系中有很多卫星可以被归类为行星。美国宇航局
相反,本文建议根据行星的物理特性而不是其附近发生的情况对行星进行分类。大型球体将是卫星,而较小的不规则物体将继续被归类为小卫星、小行星和彗星。
“月球或卫星一词对于描述位置很有用,但它并不能描述轨道上物体的类型,”斯特恩说。 “当物体大到足以成为行星并绕其他行星运行时,我们称它们为行星。恒星绕恒星运行。星系绕星系运行。
“宇宙中行星围绕着其他行星运行,这是一个自然事实。你不能真正否认自然事实。”
一个灰色区域是褐矮星,这是一种尚未完全在其核心点燃核聚变的大型天体,因此在两种定义中都属于巨行星和恒星的边界。未来的观察可能有助于明确它们应该被分类为什么。
斯特恩指出,虽然要了解超过 100 颗行星(而不仅仅是 8 颗)可能会很困难,但许多其他领域也采用类似的分类系统。 “在物理学中,元素周期表中有 100 多种元素,”他说。 “小学生知道人数很多,但不需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同样,地球上有无数的山脉和河流,但没有人要求全部命名。”
如果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河和山,就得十分。马蒂尼奥·斯马特/Shutterstock
太阳系中已知天体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曾经,我们的技术只能让我们看到屈指可数的几个世界;现在我们知道有超过100个球体。在柯伊伯带及更远的地方,可能还有数百个看不见的类行星物体潜伏着,例如,其存在是去年提出的。
至于这篇论文会带来什么,还有待观察。斯特恩指出,他们尚未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交任何形式的重新分类提案,但即便如此,他也表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可能不是做出这一决定的合适机构。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要由研究黑洞和星系[等等]的非专家、天文学家组成,”他说。 “其他组织(与行星科学家一起)可能更合适。”
事实上,行星科学界的许多人已经将大型球形天体称为行星。像土卫六和木卫二这样的世界也具有类似行星的特性,这表明改变并不是那么不明智。
这并不是说该提案不会让很多人感到厌烦。冥王星作为一颗行星的想法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浪漫,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一条已经走过的路,几乎不需要再次提起。不过,对于斯特恩和鲁尼恩来说,2006 年的经历显然仍然有一些原始的感觉。
当时,斯特恩说他在会上“为天文学感到尴尬”决定对冥王星重新分类。新视野号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和其他许多世界一样令人着迷。也许是时候重新思考了——也许不是,这取决于你问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