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稅後淨營業利潤?
稅後淨營業利潤(NOPAT)是一項財務指標,它表明公司通過其核心運營(淨稅收)表現出色。 nopat經常用於經濟增值(EVA)計算,更準確地研究了槓桿公司的運營效率。 NOPAT不包括許多公司由於現有債務而獲得的稅收節省。
關鍵要點
- 稅後淨營業利潤(NOPAT)衡量槓桿公司運營的效率。
- NOPAT將稅收節省排除在現有債務和一次性損失或費用之外。
- 合併和收購分析師使用NOPAT計算公司的自由現金流(FCFF)和經濟自由現金流向公司。
如果沒有債務,則稅後淨營業利潤(NOPAT)是公司的潛在現金收入,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債務。該數字不包括一次性損失或費用;這些並不能真正代表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其中一些收費可能包括與合併或收購有關的費用,如果考慮到該公司,即使該公司當年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底線,這些費用也不一定會表現出準確的情況。
分析師在評估公司作為一項投資時考慮了許多不同的績效指標。最常用的績效措施是銷售和淨收入增長。銷售提供了績效的一流衡量標準,但它們不符合運營效率。淨收入包括運營費用,但還包括債務節省的稅收。稅後淨營業利潤是一種混合計算,可以使分析師在沒有槓桿影響的情況下比較公司績效。這樣,這是對純運行效率的更準確的衡量。
要計算NOPAT,必須確定運營收入,也稱為營業利潤。它包括毛利潤較少的運營費用,其中包括出售,一般和行政(例如,辦公用品)費用。nopat公式是
noped=營業收入×((1- 稅率)在哪裡:營業收入=總利潤減少了運營費用
nopat示例
例如,如果EBIT為10,000美元,稅率為30%,稅後的淨營業利潤為0.7,等於7,000美元(計算:10,000美元x(1-0.3))。這是一個近似稅後現金流量沒有債務的稅收優勢。請注意,如果公司沒有債務,則稅後淨營業利潤與稅後淨收入相同。在計算稅後淨營業利潤時,分析師喜歡與同一行業中的類似公司進行比較,因為某些行業的成本高於其他行業。
特殊考慮
除了為分析師提供核心運營效率的衡量,而沒有債務影響,並合併和收購分析師使用稅後的淨營業利潤。他們用這個計算到公司(FCFF)的自由現金流,這等於稅後的淨營業利潤,減去營運資金的變化。他們還將其用於計算向公司(FCFF)的經濟自由現金流(FCFF),這等於稅後資本後的淨營業利潤。
這兩種措施主要由尋求收購目標的分析師使用,因為收購方的融資將取代當前的融資安排。稅後計算淨營業利潤的另一種方法是淨收入以及淨稅後利息費用(或淨收入加淨利息費用)乘以1,減去稅率。分析師也可能會考慮使用的盈利能力淨營業利潤減少調整稅(NOP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