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的《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畫作之一,現在科學家相信,透過測量觀看這幅作品時大腦的反應,他們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收藏了這幅 17 世紀的傑作,它委託神經科學家測量觀看這幅肖像畫和其他著名作品時的大腦輸出。
他們發現觀眾被一種特殊的神經現象所束縛,他們稱之為“持續注意循環”,他們認為這是“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所獨有的。
觀看者的眼睛首先自動被吸引到女孩自己的眼睛上,然後向下到她的嘴上,然後到珍珠上,然後回到眼睛上 - 如此繼續。
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公司 Neurensics 的 Martin de Munnik 解釋說,這會讓你比其他人看這幅畫的時間更長。
「無論你願意與否,你都必須注意。無論你願意與否,你都必須愛她,」他說。
透過測量腦電波,科學家也發現了楔前葉,也就是大腦控制的部分而個人身份,則是最受刺激的。
「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女孩很特別。但『為什麼』也讓我們感到驚訝,」德穆尼克說。
他說這是第一個已知的使用腦電圖和大腦掃描儀測量對藝術品的神經反應。
他指出:「你看某人的時間越長,他就會變得越美麗或越有吸引力。」這也解釋了這位荷蘭大師的主題為何如此受歡迎。
“為什麼你熟悉這幅畫,而不熟悉其他畫?因為她有這個特別的東西。”
“大腦不會說謊”
科學家也比較了在博物館裡觀看真跡畫作和麵對複製品時的神經反應。
他們發現觀眾對原創作品的情緒反應比海報強烈十倍。
為了進行測試,科學家在 10 名受試者身上安裝了眼動儀和帽子來追蹤腦電波,向這些受試者展示了真實的畫作和複製品。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館長馬蒂娜·戈斯林克 (Martine Gosselink) 表示,這顯示了欣賞原創藝術的重要性。
這位 55 歲的導演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接觸藝術非常重要,無論是攝影、舞蹈還是 17 世紀的古代大師。”
「這很重要,它確實有助於開發你的大腦……大腦不會說謊,」她補充道。
![](https://webbedxp.com/nature/scien/images/2024/10/Untitled-design.jpg)
她解釋說,維梅爾經常將焦點集中在作品中的一個地方,而周圍的細節則更加模糊。
然而,《戴珍珠耳環的女孩》有三個這樣的焦點——眼睛、嘴巴和珍珠——戈塞林克說,這使得這幅作品與維梅爾的其他畫作有所不同。
「在這裡,我們看到有人真正看著你,而在維梅爾的所有其他畫作中,你看到有人在寫字或做針線活,或者一個人忙著做某事,」她說。
“但這就是這個女孩的最大區別。她在看著你。”
65 歲的德穆尼克表示,對其他著名畫作(例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進行類似的研究會很有趣。
莫里斯皇家美術館館長戈斯林克提到了這兩部偉大作品之間的友好競爭。
「人們有時稱《戴珍珠耳環的女孩》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但我認為時代在變,所以也許蒙娜麗莎是南方的女孩,」她開玩笑說。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