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咀嚼、吸食、敲擊或哼唱的聲音會讓一些人勃然大怒,科學家實際上已經發現了導致這種奇怪狀況的神經線路。
被稱為恐聲症,它描述了當我們聽到周圍的人發出某些重複的噪音時,我們中的一些人內心湧起的不合理的情緒。 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會對鍵盤的敲擊聲、晶片包的沙沙聲或咂嘴聲感到煩惱甚至憤怒。
雖然已經被承認為一個條件自2000年以來,對其原因及其流行程度的研究一直有限。 沒有官方標準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以及經歷過的人往往會覺得困難必須認真對待。
但一個研究發表在裡面臨床心理學雜誌2014 年表明,它可能影響多達 20% 的人口,而2015年就讀於澳洲精神病學認為它與強迫症和焦慮有關,本身可能被視為一種疾病。
2017年,由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大腦額葉變化的證據,這可以解釋恐音症患者因聲音而引發的情緒反應。
由 20 名自稱經歷過這種情況的志願者組成的測試組聽到了中性的、重複的聲音,例如沸騰的水壺的聲音; 煩人的聲音,例如嬰兒的哭聲; 以及「觸發」聲音,包括呼吸聲或大聲咀嚼聲。
他們的神經和生理反應與 22 名自認為沒有恐音症的志願者組成的對照組進行了比較。
兩組人對中性或惱人的聲音都沒有太大反應。 然而,當涉及「觸發」聲音時,測試組的人心率明顯加快,並且皮膚電導率。
腦部掃描也顯示受試者的神經病學有顯著差異。 在患有恐音症的人中,觸發噪音與大腦各個區域的活動增加有關,包括額葉和前島葉皮質(AIC)。
AIC 深埋在將額葉和頂葉與大腦顳葉分開的褶皺中。 它負責一系列調解任務,包括管理情感體驗。 它也發揮著整合外界訊號與體內訊息的作用。
雖然觸發聲音也會引發那些沒有恐音症的人的 AIC 反應,但額葉等區域的活動並沒有明顯增加,這一事實表明大腦兩個部分之間的控制水平更高。
患有恐音症的人不僅 AIC 和額葉活動增加,而且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mPFC),海馬體, 和杏仁核。 對 vmPFC 結構進行的測量表明它們具有更厚的絕緣層髓磷脂鞘,幫助神經傳遞訊息。
總而言之,證據表明,恐聲症患者的大腦難以控制與某些聲音相關的訊息的傳播。
雖然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會感到一陣刺痛,但恐音症會將惱人的聲音變成一種令人憤怒的體驗,因為它會傳播到與「戰鬥或逃跑」反應相關的大腦不同部位。
團隊領導蘇赫賓德·庫馬爾描述了影響他們在 2017 年的發現中寫道:“對於許多患有恐音症的人來說,這將是一個受歡迎的消息,因為我們第一次證明了患者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差異。”
可悲的是,對於那些患有恐音症的人來說,這項發現並不容易解決。 然而,這可能會幫助我們其他人產生同情心,並考慮閉上嘴咀嚼。
這項研究發表於現代生物學。
本文的一個版本於 2017 年 2 月首次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