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最深處不容易到達。 它們被發現於海底的裂縫中,那裡的生物很奇怪——適應黑暗、寒冷和巨大的壓力。
但在那些戰壕里,深海的在超過 7,000 公尺(20,000 英尺)的深度,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影響仍然可以感受到。 科學家首次在從六個海洋最深處打撈上來的自掠生物的胃中發現了塑膠。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送了“蘭德斯「在六個深海海溝中到達海底,跨越廣泛的地點:日本、伊豆-博寧、秘魯-智利、新赫布里底群島、克馬德克,以及已知海洋最深的部分,挑戰者深淵在馬裡亞納海溝。
(Jamieson 等人,RSOS,2019)
每個著陸器都配備了監測和採樣設備; 當他們被拉回水面時,他們收集了各種小型海洋生物,稱為端足類以供進一步研究。
在六個溝渠之間,他們收集了90 只動物,並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在後腸(靠近消化道末端)中尋找塑料,以排除最近攝入的塑料,例如從海底上升的過程中。
他們在 72% 的動物內臟中發現了塑膠。 那真是太糟糕了。 但情況變得更糟。 他們走得越深,發現的塑膠就越多。
在新赫布里底海溝,50% 的片腳類動物體內都發現了塑膠。 但在挑戰者深淵 10,890 公尺(35,730 英尺)深處,100% 的動物內臟裡都有塑膠。
“這項研究表明,人造微纖維在我們知之甚少、無法通過實驗觀察並且無法獲得污染之前的基線數據的物種棲息的生態系統中達到頂峰和積累,”紐卡斯爾大學海洋科學家 Alan Jamieson 於 2017 年表示,當他透露調查結果時。
“這些觀測結果是微塑膠發生和攝入的最深可能記錄,表明很可能沒有哪個海洋生態系統不受人為碎片的影響。”
去年,一個塑膠袋被發現於馬裡亞納海溝。 現在賈米森和他的團隊公佈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 我們的垃圾正在全球流入海底,我們都應該感到羞恥。
經檢查,塑膠微粒主要是服裝中使用的半合成纖維素纖維。 研究團隊還發現了尼龍、聚乙烯、聚醯胺和不明的聚乙烯化合物,它們與聚乙烯醇或聚氯乙烯(PVA 和 PVC)非常相似。
這些曾經原始的海溝很可能是我們垃圾的最後一站。 一旦到達那裡,它就無處可去。
“從直覺上看,無論大小如何,這些碎片的最終下沉都是深海,”賈米森說。 「如果你污染了一條河流,它可以被沖走。如果你污染了一條海岸線,它可以被潮汐稀釋。但是,在海洋的最深處,它只是坐在那裡。
“它無法沖水,也沒有動物進出這些戰壕。”
我們不知道這對那裡的動物意味著什麼,但這可能不是好事。 攝入塑膠垃圾是眾所周知的殺手海龜,去年我們看到多種的 鯨魚被沖上海岸線,因塑膠污染而死亡。
對於片腳類動物來說,大量不可消化的塑膠可能會影響浮力和活動能力,使它們更容易受到掠食者的攻擊。 在食物匱乏的戰壕里,一種獵物來源的破壞可能會產生毀滅性的骨牌效應。
它對研究也有影響。 最近的技術進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開啟了深海探索,我們正在發現各種令人興奮的新物種,例如馬裡亞納蝸牛魚2017年發現的。
但人類造成塑膠破壞的時間已經太久了。 根據一個2017年發表的研究自 1950 年代以來,到 2015 年,人類已生產了超過 83 億噸塑膠。 其中超過 63 億噸被丟棄——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或自然環境。
很難確切知道有多少進入海洋,但是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光是 2010 年這一數字就高達 1,270 萬噸。
所以我們從未見過馬裡亞納蝸牛魚,因為它存在於未受污染的海洋中。
“我們沒有基準來衡量它們。沒有關於它們原始狀態的數據,”賈米森說。
“越想越鬱悶。”
該研究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