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引發人們對阿茲海默症可能透過醫療程序傳播的擔憂
從人類屍體中提取的受污染的荷爾蒙萃取物可能會導致與以下疾病相關的大腦斑塊的形成:一項新研究發現。
雖然從屍體中提取人類生長激素的過程在 30 年前就因與致命的致命疾病有關而被終止克雅氏症(又稱人類版的「瘋牛症」),這項新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它構成了澱粉樣蛋白病理學的第一個切實證據—阿茲海默症中聚集成腦斑塊的蛋白質– 可以在人類之間轉移。
「這是澱粉樣蛋白病理學在現實世界中傳播的第一個證據,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分子神經科學家約翰·哈迪(John Hardy)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告訴艾莉森·阿博特自然。 “這可能令人擔憂。”
需要澄清的是,研究人員並沒有說他們有證據證明阿茲海默症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他們發現受污染的朊病毒蛋白可以在醫療過程中傳播,這可能會產生嚴重影響。
正如他們在研究中所寫,該研究發表於自然: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研究也沒有支持性證據表明阿茲海默症具有傳染性……我們的研究結果應該促使人們考慮其他已知疾病是否存在醫源性的朊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手術器械和血液製品,也可能與β澱粉樣蛋白及其他蛋白質療法種子見於神經退化性疾病。眾所周知,β澱粉樣蛋白種子與朊病毒一樣,能夠粘附在金屬表面上,並能抵抗甲醛滅活和傳統的醫院消毒。
研究人員在對八名死於克雅氏症的人的大腦進行屍檢時得出了這一發現。雖然這些患者(年齡36-51 歲)在死前沒有表現出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但八個大腦中有六個顯示出澱粉樣蛋白病理的證據,並且在四個大腦中廣泛存在。這表明,如果他們活得更長,他們可能會患上阿茲海默症。
正如艾博特在書中寫道自然這項研究結果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數以萬計在 1985 年之前接受過受污染的人類生長激素治療的人可能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2013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每 2,000 人就有一人可能帶有攜帶克雅氏症的傳染性朊病毒。
雖然這項研究的影響可能會引起警惕,但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專家呼籲保持冷靜。
「雖然這些發現聽起來令人擔憂,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自從20 世紀80 年代發現與克雅氏症的關聯以來,人類源性荷爾蒙注射劑已不再使用,並被合成形式取代,」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 Eric Karran 說。告訴伊恩·樣本衛報。
「對於這項研究中研究的年齡層的人來說,大腦中存在澱粉樣蛋白是不尋常的,但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繼續患上阿茲海默症,而且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接受人類生長激素的人會患上阿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