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說,中西部和西太平洋的珊瑚礁的消失是雨林在陸地上的速度的兩倍,這比以前認為的速度比以前想像的。
研究人員發現,自1960年代後期以來,該地區的礁石(稱為印度太平洋地區)每年消失了1%,每年的珊瑚礁每年幾乎消失了。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團隊負責人約翰·布魯諾(John Bruno)說:“我們已經失去了世界礁石建造的珊瑚的一半。”
印度太平洋包含75%的世界珊瑚礁,包括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澳大利亞是由生物體建造的最大的單一結構(可以從太空中看到),並且具有世界上最高的珊瑚色多樣性。
Bruno和他的同事們對1968年至2004年之間的2,600多個印度太平洋珊瑚礁進行了彙編並分析了一個6,000個礁石定量調查的數據庫。
對珊瑚蓋進行了調查,這是海底特定部分中生物珊瑚密度的量度。布魯諾(Bruno)的研究發現,珊瑚覆蓋率從1980年代初的40%下降到2003年的20%。
整個研究領域的損失模式表明,珊瑚損失是一種全球現象,可能是由大規模壓力源(例如氣候變化)帶來的,珊瑚病,捕食者,養分污染和過度捕撈。
儘管珊瑚礁在全球範圍內不到1%的海洋,但由於它們的生物多樣性很高,並且在旅遊業和保護沿海地區免受暴風雨中所提供的經濟利益,因此它們是沿海社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聯合國聯合國UNC研究生的合著者伊麗莎白·塞利格(Elizabeth Selig)表示:“印度太平洋礁石在該地區發揮了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作用已有數百年了,它們的持續下降可能意味著漁業和旅遊業中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就像森林中的一切都消失了,除了小樹枝,幾棵樹。”
令人驚訝的是,在受到高度保護的珊瑚礁和未受保護的珊瑚礁中,珊瑚覆蓋物具有相似之處,布魯諾說,這對珊瑚保護和保護措施的改進具有影響,顯然運作良好。
“我們可以在開發技術和實施智能政策方面做得更好氣候變化,”布魯諾說。“我們還可以努力減輕其他壓力源對珊瑚的影響,包括營養污染和破壞性捕魚習慣。 ”
該研究在8月8日的《在線期刊》上詳細介紹PLOS一個。
- 全球變暖的十大令人驚訝的結果
- 皰疹病毒殺死珊瑚礁
- 圖像:令人難以置信的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