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幾項研究發現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同性戀是生物學的,而不是學到的,但仍然存在一個問題,即這是一種硬連線現像還是可以改變的現象。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藥物或遺傳操縱可以在幾小時內開啟和關閉果蠅的同性戀行為。儘管遺傳發現支持同性戀是堅硬的想法,但這種藥物發現令人驚訝地表明這並不是那麼簡單。
實際上,果蠅中的同性戀似乎受到他們如何解釋他人的氣味的調節。
戲劇性的結果
同性戀在動物界廣泛。但是科學家有長期辯論在人類中是否存在“同性戀基因”。先前在人類的研究表明,我們如何解釋另一個人散發出的氣味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性行為。
在新作品中,伊利諾伊大學的芝加哥大學研究員戴維·費瑟斯通(David Featherstone)和同事發現了一個被稱為“性別盲”或GB的水果蒼蠅的基因。 GB中的突變變成雙性戀。
GB將神經遞質谷氨酸轉運到腦細胞。改變谷氨酸的水平改變了神經細胞連接的強度,稱為突觸,在人類和動物行為中起著關鍵作用。
博士後研究員Yael Grosjean發現,所有雄性果蠅都在其GB基因中都有突變的其他雄性。
費瑟斯通說:“這是非常戲劇性的。” “ GB突變雄性對其他雄性的治療完全相同,就像正常雄性蒼蠅一樣對待雌性。他們甚至嘗試進行交配。”
過度反應
已知其他基因會改變性取向,但大多數基因僅控制大腦是否形成遺傳性雄性還是女性。不知道為什麼男性大腦做男性的事費瑟斯通和他的同事說,女性的大腦以女性方式起作用。
Featherstone說:“根據我們以前的工作,我們認為GB突變體可能會表現出同性戀行為,因為它們的谷氨酸能突觸以某種方式改變了。” “同性戀求愛可能是對性刺激的'過度反應'。”
為了測試這一點,研究人員在基因上改變了突觸強度,而與GB無關。他們還給了蒼蠅藥物以改變突觸強度。正如預測的那樣,他們能夠在幾個小時內打開和關閉同性戀。
費瑟斯通說:“這真是太神奇了。我從沒想過我們能夠做這種事情,因為性取向應該是頑固的。” “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這種行為的看法。”
嗅覺
該小組認為,蒼蠅大腦保持了兩個感官電路:一個是觸發異性行為的,另一種是同性戀。當GB抑制谷氨酸能突觸時,同性戀電路被阻塞,思考就會發生。
因此,他們進行了更多的測試。正如預期的那樣,沒有GB抑制突觸強度,蒼蠅不再以相同的方式解釋聞起來。有問題的氣味以信息素的形式出現,這些化學物質會影響動物界的大部分性行為。
但是,尚不清楚在多大程度上人類吸引力受信息素的影響。 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睾丸激素中聞到一種化學物質時,在男同性戀者和直男的男人和直男中,人類大腦的一部分在性活動中被打開,但沒有直男。
但是,至少在果蠅中,“信息素是強大的性刺激”,費瑟斯通說。 “事實證明,GB突變蠅對信息素的看法不同。具體而言,GB突變雄性不再將男性信息素視為抑制性刺激。”
該研究今天由《雜誌》在線發布自然神經科學。
- 同性戀動物
- 同性戀者對信息素的反應不同
- 動物王國的十大浪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