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從被困在琥珀的蚊子的腹部中提取了8000萬人的恐龍DNA。研究人員可能永遠無法提取遺傳物質,並帶來T. Rex回到生命,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DNA可以在化石中生存的時間比以前想像的要長。
有史以來最古老的DNA樣品是來自昆蟲和植物格陵蘭的冰芯多達800,000年的歷史。但是研究人員無法確定他們從化石記錄中獲得的最古老的DNA,因為DNA的衰減速度仍然是一個謎。
現在,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能夠根據對三種物種的158種化石骨骨頭的DNA進行比較來估算這一速率MOA, 一個滅絕的無飛鳥曾經住在新西蘭。骨頭的日期在600至8,000年之間,重要的是全部來自同一地區。
默多克大學在珀斯的古代DNA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邁克·邦斯(Mike Bunce)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溫度,氧合和其他環境因素使得很難檢測到基本的退化率。
Bunce說:“但是,MOA骨骼使我們能夠研究比較DNA降解,因為它們來自來自他們都經歷過相同環境條件的地區的不同年齡。”
根據這項研究,Bunce和他的團隊將DNA的半衰期放在521年的時間裡,這意味著DNA債券的一半將在死後521年分解,其餘的債券中有一半將在此之後再衰減521年,等等。研究人員說,該速率比模擬實驗慢400倍,這意味著在理想條件下,所有DNA鍵將在約680萬年後在骨骼中完全破壞。
邦斯說:“如果衰減速率準確,那麼我們預測,足夠長度的DNA片段將保留在凍結的化石骨上約100萬年的年齡。”
但是他警告說,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檢查DNA崩潰中的其他變量。
Bunce在一份聲明中說:“影響DNA保存的其他因素包括發掘,土壤化學甚至一年中死亡的時間後的儲存時間。” “我們希望通過更準確地繪製DNA碎片的衰變來完善對DNA存活的預測。”
該研究於10月10日發表在皇家學會的雜誌。
在Twitter上關注LiveScience@livescience。我們也在Facebook和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