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位英國科學家在1985年5月16日(25年前)透露,氣溶膠化學物質除其他因素外,在南極撕裂了一個孔。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於破壞太陽輻射的臭氧層變成了通宵的感覺。臭氧層中的洞成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的海報。
今天,臭氧孔 - 實際上是一個稀薄的臭氧區域,實際上不是一個純孔 - 並不像以前那樣成為頭條新聞。由於數十年來,孔的大小穩定了。但是,科學家警告說,仍然存在一些危險。
首先,好消息:自1989年蒙特利爾協議以來,禁止使用全球臭氧化學品的使用,臭氧洞已經停止生長。此外,根據2006年聯合國一份報告,由於其平均厚度增加了,因此臭氧層阻塞的癌症輻射比任何時候都多。自1990年代達到頂峰以來,消耗臭氧化學物質的大氣水平已達到其最低水平,並且該孔已經開始收縮。
現在是壞消息:臭氧層在北極。根據聯合國的同一份報告,由於科學家仍然無法完全解釋的與天氣相關的現象,預計這種稀疏將繼續在接下來的15年中。而且,在南極修理臭氧孔的時間將比以前預期的更長,並且要等到2060年至2075年之間才能完成。科學家現在了解到,臭氧孔的大小從年度差異很大,這使得精確預測孔的未來大小的嘗試變得複雜。
有趣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臭氧孔的大小會影響全球溫度。根據科學南極研究委員會2009年的一項研究,關閉臭氧孔實際上加快了極地冰蓋的融化。
因此,即使環保法律成功地扭轉了臭氧耗竭的趨勢,使用氣溶膠的揮之不去的影響以及臭氧洞與全球變暖之間的聯繫,但實際上確保了這個問題將持續到本世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