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雨落在山頂上格陵蘭的冰蓋在記錄的歷史上首次對其冰的不穩定狀況提高了人們的擔憂。
上週六(8月14日),一塊空前的70億噸(63億噸)的水浸入了冰蓋,下雨了,幾個小時不下雪。這是峰會上第三次溫度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升至冰點以上。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峰會站。
根據冰的融化,降雨發生在8月14日至8月15日的兩天內,還伴隨著高達337,000平方英里(872,000平方公里)的冰的融化。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
NSIDC研究人員說:“以前沒有關於這個地點降雨的報導,該降雨量達到3,216米(10,551英尺)。”在一份聲明中說,補充說,一天中損失的冰量與一年中同一時間典型的一周中損失的平均冰相同。
有關的:熔體的圖像:地球消失的冰
降雨是自記錄開始以來最重的降雨,這肯定表明格陵蘭島正在快速變暖,泰德·斯卡博斯(Ted Scambos)是科羅拉多大學國家雪與冰數據中心的科學家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Scambos說:“發生的事情不僅僅是一個溫暖的十年或兩年來的氣候模式。這是前所未有的。” “我們正在越過數千年沒有看到的閾值,坦率地說,直到我們調整自己在空中所做的事情之前,這不會改變。”
今年,2021年對於巨大的冰蓋來說,這是不祥的,與南極冰蓋一起佔地99%的淡水儲量。 2月,研究人員警告說,格陵蘭島的冰蓋正朝著一個轉折點,即使沒有進一步提高全球溫度,大部分地區也可以融化,現場科學先前報導。 7月,冰蓋發生了巨大的融化事件,從每天的表面損失了93.7億噸(85億噸)的冰,這是夏季正常平均損失率的兩倍 - 在一周內,現場科學先前報導。
如果格陵蘭的所有冰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20英尺(6 m)根據NSIDC估計。
科學家將降雨的原因歸因於島上的大氣事件,稱為反氣旋。反氣旋是高壓區域,導致空氣下沉,隨著跌落而變暖。這些反氣旋條件使炎熱的天氣長時間持續存在,從而產生熱浪。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IPCC)本月發布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發出了明顯的警告,稱地球預計由於臨界閾值1.5攝氏度的臨界閾值(2.7度華氏度)的變暖氣候變化在接下來的20年內。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Guterres)被描述為“人類紅色代碼”的報告警告說,隨著地球的溫暖,越來越極端的天氣事件(例如熱浪,乾旱和洪水)將變得越來越普遍。
最初發表在現場科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