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恐龍時代,軌道模式也塑造了氣候
在過去的 260 萬年裡,地球經歷了冰河時期和溫暖的間冰期之間的轉變。 眾所周知,這種模式是由地球軌道的變化所驅動的,這些變化在軌道伸長和地球何時變化之間變化。。 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這種模式可以追溯到多久以前。 新的研究表明它在三疊紀時期很重要。
所謂的米蘭科維奇週期是其他行星的產物幾乎可以肯定,自從月球形成以來,即使不是更早,也已經發生了。 然而,它們對氣候週期的直接影響相當小,而且當大陸不太集中在一個半球時,影響會更小。
在人類幹擾之前,軌道循環引起的適度溫度變化被二氧化碳極大地放大了。米查·魯爾博士都柏林三一學院的教授發現 2 億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在每個冰河期結束時,在敏感時期照射到北半球的陽光會增加,導致釋放。 加上冰河外緣的融化? 讓地球變得更暗、更容易吸收陽光? 這會產生暖化效應,進而導致進一步的碳釋放和回饋系統,可以融化數英里高的冰河。
當恐龍統治地球時,大陸分佈不同,背景大氣二氧化碳含量高得多。 然而魯爾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碳循環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魯爾研究了在恐龍時代兩個最引人注目的事件發生期間沉積的威爾斯泥岩沉積物:2.01 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和托阿克海洋缺氧事件1.83億年前。 兩者都得到了大量研究,但之前、之後和之間的時期很少受到關注。
在事件之間沉積的泥岩揭示了「地球繞太陽軌道形狀的周期性變化影響了地球從太陽接收的能量,這反過來又影響了氣候和環境過程以及碳循環」 ,在地方、區域和全球範圍內,」魯爾在一份報告中說陳述。
多雨時期導致岩石風化加劇,將營養物質輸送到海洋中,從而提高了生產力並從大氣中吸收碳。 魯爾發現的 405,000 年周期與今天的運行週期不同,但規律性表明其原因是天文現象,而不是火山爆發。
這些岩石並不會直接記錄大氣中的碳濃度,但可以根據沉積在其中的有機物質中碳 13 與碳 12 的比率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