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會給你一個線索:比這張庫存圖所暗示的還要令人沮喪。圖片來源:Tomas Ragina/Shutterstock.com,推特/Scattermoon
嗯,2021 年已經過半了,所以與日益 可怕的 傳統,北半球正在融化。
-
作為北極圈溫度達到近 50°C (120°F),前所未有的熱浪導致數百人死亡在加拿大和美國西北部太平洋地區,人們會問:什麼是“濕球溫度?”
-
您是否曾經在紐約 30°C (86°F) 的天氣出門後立即後悔,並想知道到底如何有人能夠忍受鳳凰城 43°C (110°F) 的夏天?
或者也許你已經看到英國人一年一度的儀式抱怨如何難以忍受的他們的 35°C (95°F) 熱浪已經襲來,人們想知道「熱」在英格蘭是否真的有不同的意義。
問題是,並不是所有的熱量都是一樣的,同樣的溫度確實可以在一個城市令人愉悅,而在另一個城市則純粹是折磨。用通俗的話來說,您可能聽過人們談論「乾熱」比「濕熱」更令人愉快。造成差異的因素通常是濕度:空氣中水蒸氣的濃度。如果我們將其與空氣中水蒸氣的濃度進行比較潛在地在當前溫度下,我們得到相對濕度。例如,在相對濕度為百分之一的一天 –有紀錄以來最低在地球上-空氣中只含有其可能含有的水蒸氣的百分之一。但在相對濕度為 100% 的一天,空氣已完全飽和,無法承受更多。
但這可能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人類透過出汗來冷卻自己:環境熱量會蒸發我們皮膚上的汗水,這可以防止我們變得太熱。如果相對濕度已經接近 100%,空氣就無法承受更多。我們的汗水不容易蒸發,我們無法降溫。這使得濕熱不僅不舒服,而且很危險。
-
2020 年研究的主要作者科林·雷蒙德 (Colin Raymond) 表示:“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到了某個階段,炎熱和潮濕不僅會變得不舒服,而且實際上無法適應。”學習進入嚴酷的高溫和潮濕環境,告訴去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這些情況已經發生,而且只會變得更糟。”
這就是濕球溫度的用武之地。布料可以作為人體皮膚的代表:如果水蒸發,溫度計就會冷卻,濕球溫度將低於空氣溫度。但在高濕度下,當水不能蒸發時,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基本上,濕球溫度不僅可以被視為衡量溫度的標準,還可以衡量人類應對高溫的能力。
這理論上的人類極限濕球溫度為 35°C (95°F) – 接近人體皮膚溫度。如果比這個溫度高,即使給予無限的水和遮蔭,身體也會開始過熱。幸運的是,地球上的溫度很少達到這樣的水平——很少見,但是並非聞所未聞。令人沮喪的是,社群媒體目前充斥著這種相當模糊的氣象指標,原因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罕見」現像實際上變得越來越罕見。沒錯:氣候變遷確實正在改變地球不適宜居住的。
「之前的研究預計的雷蒙德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說,這將在幾十年後發生,但這表明它現在正在發生。陳述去年。 “這些事件持續的時間將會增加,它們影響的地區也將與全球暖化直接相關。”
-
本週《IFLSCIENCE》
每週將我們最大的科學故事發送到您的收件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