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從北極熊開始。
2012年,北極熊DNA顯示標誌性物種以前曾面臨滅絕,可能是在 13 萬年前的溫暖時期,但已經反彈。 對研究人員來說,這項發現引發了一個迫切的問題:北極熊能否再次捲土重來?
像這樣的研究為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提供了勇氣,該計劃旨在建立一個避難所,讓北極依賴冰的物種(從北極熊到微生物)可以蹲下來等待氣候變遷結束。 為此,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將希望寄託在北極一個被稱為「最後冰區」的地區——那裡整個夏天都持續存在的冰將在變暖的世界中存活時間最長。
在這裡,北極將進行最後的抵抗。 但最後一個冰區的夏季海冰能維持多久仍不清楚。 9 月發布的電腦模擬預測,如果化石燃料的排放不會使地球升溫超過工業化前水平2 攝氏度(這是2015 年設定的目標),那麼最後一個冰區可能會無限期地保留其夏季海冰。巴黎氣候協定(序號: 12/12/15)。 但聯合國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氣候正在惡化。到 2100 年氣溫將升高攝氏 2.7 度根據目前的減排承諾,北極夏季海冰的終結(序號:10/26/21)。
儘管如此,一些科學家希望人類團結起來遏制排放,並採用技術來捕獲碳和其他溫室氣體,這可能會減少甚至扭轉氣候變遷對海冰的影響。 同時,最後的冰區可以為依賴冰的物種在與滅絕的競賽中爭取時間,充當它們在氣候變遷中生存的庇護所,也許有一天,它們會捲土重來。
冰凍海洋的生態系統
最後的冰區是一片巨大的漂浮固體冰景觀,從格陵蘭島北部海岸一直延伸到加拿大西部的班克斯島。 這個地區的長度大約相當於美國西海岸,是北極最古老、最厚的冰層的所在地,這要歸功於加拿大最北端的群島,它可以防止海冰向南漂流並在大西洋融化。
當來自北極其他地區的海冰沖入這個天然屏障時,它就會堆積起來,形成長長的、高聳的冰脊,在冰凍的土地上綿延數公里。 從上面看,該地區顯得荒涼。 「這是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哥倫比亞大學海洋學家、該書的合著者羅伯特牛頓說。最近的海冰模型,發表於 9 月 2 日地球的未來。 “很多生命都在冰層底部。”
冰山泥濘的底部是浮游生物和單細胞藻類的家園,這些藻類進化為直接在冰上生長。 這些物種構成了生態系統的支柱,為從微小甲殼類動物到白鯨、環斑海豹和北極熊的各種動物提供食物。
這些浮游生物和藻類物種如果沒有冰就無法生存。 因此,隨著夏季海冰在北極消失,這個生態系統的基礎實際上正在融化。 「北極物種賴以生存的大部分棲息地將變得不適合居住,」蒙特利爾加拿大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北極專家布蘭登·拉福雷斯特說。 「這些物種沒有其他地方可去。 他們確實被擠進了最後的冰區。

夏季冰的最後一個據點為北極熊和許多其他依賴夏季冰生存的物種提供了一個建立漂浮避難所的機會——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說是北極方舟。 十多年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加拿大分會以及研究人員和原住民社區聯盟一直在遊說,要求保護該地區免受另一種威脅:可能對該地區石油和礦產資源感興趣的工業的發展。
牛頓說:“如果我們有一個區域,這些動物可以在這個瓶頸中生存下來,但它們卻不能,因為它是商業開發的,那將是悲劇。”
但對拉弗雷斯特來說,保護最後的冰區不僅是保護北極生物的問題。 海冰也是氣候調節的重要工具,因為白色的表面會將陽光反射回太空,有助於為地球降溫。 在惡性循環中,海冰的消失有助於加速變暖,進而融化更多的冰。
因紐特人極地委員會主席奧卡利克·埃吉西亞克(Okalik Eegeesiak) 在2017 年的報告中寫道,對於那些以北極為家的人們來說,海冰對於糧食安全、交通和文化生存至關重要。為聯合國撰寫的文章。 「我們的整個文化和身份都建立在陸地、海冰和北冰洋上的自由流動的基礎上,」伊吉西亞克寫道。 “我們的高速公路是海冰。”
這些團體的努力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 2019 年,加拿大政府將最後冰區近三分之一的區域劃為海洋保護區。 到 2024 年為止,保護區範圍內的所有商業活動均被禁止,並為原住民提供規定。 環保人士現在要求對這些海洋保護區進行永久保護。
冰層中的裂縫
然而,一些令人不安的跡象表明該地區的海冰已經岌岌可危。 最令人擔憂的是 2020 年 5 月出現的羅德島州——冰中大小的裂縫位於最後冰區的中心。 多倫多大學地球物理學家肯特·摩爾表示,隨著冰層變薄,這些不尋常的事件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繁。 他說,這顯示最後的冰區可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有彈性。
這是拉福雷斯特擔心的事。 他和其他人對扭轉氣候變遷和讓依賴冰的物種重新進入北極的可能性表示懷疑。 「我希望生活在一個最終能夠逆轉變暖並促進海冰再生的世界,」他說。 “但穩定本身似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儘管如此,希望仍然存在。 牛頓說:“所有模型都表明,如果將溫度降低,海冰將在幾年內恢復到其歷史模式。”
坦佩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海洋學家斯蒂芬妮·普菲爾曼(Stephanie Pfirman)與牛頓共同撰寫了這項海冰研究報告,他表示,為了拯救最後的海冰以及依賴海冰生存的生物,清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至關重要。 捕獲碳並防止更多碳進入大氣的技術已經存在。 最大的碳捕獲工廠位於冰島,但此類計畫尚未大規模實施。
如果沒有這樣的干預,北極將在本世紀末之前失去最後的夏季冰層。 這將意味著冰上生命的終結。 但在 2008 年建議將最後冰區列為世界遺產的普菲爾曼表示,人類在過去經歷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例如減少排放和防止變暖所需的變革。 「柏林圍牆倒塌時我正在德國,人們沒有想到那發生,」她說。
普菲爾曼說,保護最後的冰區就是為保護海冰和物種而贏得時間。 她說,我們在夏季海冰上停留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有機會把北極物種——從浮游生物到北極熊——從瀕臨滅絕的邊緣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