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潮湧: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移居海岸,生態系統可能會受到影響
2002 年美國人口約為2.88 億,而1990 年的人口接近2.49 億。 這種增長可能會給沿海地區的生態系統帶來麻煩,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增長速度比其他地方更快,美國人口研究所的克里斯汀·克羅塞特(Kristen Crossett) 說。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包括數百種植物和動物物種的沿海生態系統將經歷棲息地萎縮。 此外,肥料和其他營養物質徑流的增加可能會刺激某些地區有害藻類的繁殖。
目前,大約有 9,600 萬人生活在與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灣和五大湖接壤的 330 個縣或同等地理單位中。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1990年至2002年間,沿海縣的總人口增加了13.3%以上,住房數量在此期間增加了12.3%以上。
這些縣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 400 多名居民,是非沿海縣人口密度的三倍多。
自 1990 年以來成長最快的 10 個縣中有 9 個位於大西洋沿岸; 例外的是加州的舊金山縣,該縣毗鄰太平洋海岸。
華盛頓特區美國人口普查局的雷切爾·富蘭克林 (Rachel S. Franklin) 上週在費城舉行的美國地理學家協會 (AAG) 年會上報告了這些數據。
除了人口日益增多的沿海縣的居民外,大約有 5,600 萬人生活在 343 個縣中,這些縣的大部分地區降水直接排入海洋。
克羅塞特在 AAG 會議上指出,1980 年至 2002 年間,這些縣以及沿海縣的人口密度增幅約為全國其他地區的 4.5 倍。 總之,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 673 個沿海縣,而這些縣只佔全國土地面積的 17%。
克羅塞特說,經濟預測表明,到 2008 年,沿海人口將再增加 1,100 萬人。 其中大部分成長將發生在太平洋沿岸,新增 250 萬居民將使總人口密度增加約 6.5%。 同一時期,維吉尼亞州和緬因州之間的大西洋沿岸人口增加 200 萬人,將使那裡的人口密度增加約 3.6%。 墨西哥灣和東南大西洋沿海縣的人口密度將分別增加 150 萬(即 8%)和 130 萬(即 9%)。
所有這些發展及其生態影響都將為沿海社區帶來巨大挑戰,包括對能源、基礎設施和淡水供應的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