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火季通常在1月下旬達到頂峰 - 但截至2020年1月,野火已經在該國肆虐了四個月,尤其是在東部。到目前為止,大火已經摧毀了1,300多戶房屋,燒毀了約600萬公頃,至少炸死了24人。
這些野火構成了創紀錄的高溫,長期乾旱,非常低的空氣和土壤水分進入正常火災季節以及人類疏忽的結合。但是,科學家說,氣候變化可能會使本世紀末的極端,致命的烈火散發出三倍。
很難直接識別大火中氣候變化的指紋。但是多年來,澳大利亞的消防員一直在關註一個罪魁禍首,這是澳大利亞東部特別炎熱,乾燥的年份,可能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一種振蕩的厄爾尼諾尼諾(Elniño-like)大氣天氣在印度洋開始。
像厄爾尼諾(Elniño)一樣,這種“印度洋偶極子”模式具有正面,負和中性的相位,具體取決於印度洋的東部還是西部的海水比平均水平要溫暖。海洋東部和西部地區之間的溫度差越極端,則階段越強。總部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Csiro的氣候科學家Wenju Cai說,當印度洋偶極子處於一個特別強大的積極階段時,它與澳大利亞一些最嚴重的火災季節有關。
全球變暖可能會使如此極端的積極階段更普遍,蔡說。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自然,他和同事在這個世界上模擬了印度洋未來的海面溫度變化,在這個世界上,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了“商業與普遍”的曲目((SN:1/7/20)。該團隊發現,在這種情況下,極端表相事件的頻率可能從大約每17年一次增加到每六年大約每六年。
科學新聞與CAI談到了印度洋偶極子與澳大利亞大火之間的歷史聯繫,以及當前火災季節的前景。他的回答是為了簡潔和清晰而編輯的。
sn:印度洋偶極子的積極階段到底是什麼?
CAI:這是印度洋東部比平常涼爽的時候,西方比平常溫暖。當您有[]時,雨向西方移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東非國家產生巨大影響的原因。今年,降雨,洪水和滑坡已造成300多人喪生,並影響了數十萬。
在東側,我們傾向於在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有乾旱和野火。例如,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在墨爾本,雨季通常是6月至11月。這也是印度洋偶極子通常發展的時候。
因此,如果那幾個月中沒有降雨,它將建立這些乾燥的條件。樹木和植被死亡,[野火]燃料積聚。無論如何,夏天是旱季,我們經常有叢林大火。但是[沒有春雨],它們變得更加嚴重和破壞,因為植被燃燒要容易得多。


sn: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東南部也發生了記錄下最嚴重的干旱之一。
CAI:是的,我們正處於一個乾旱季節,已經遭受了前兩個乾旱季節的影響。我們在澳大利亞經常進行這種三年干旱。無論如何,這是一個非常乾燥的大陸,尤其是在南部。這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
但是您現在有累積效應,因為土壤水分非常低,然後出現了這個偶極子,我們還積累了很多[野火]燃料。
sn:在澳大利亞東部的正相偶極子與野火之間有聯繫嗎?
CAI:有一個非常好的相關性: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所有主要叢林大火之前都有[正]印度洋偶極子。例如,在2009年,[這樣的偶極子之前]一個名為Black Satired的叢林大火,僅幾個小時就在墨爾本殺死了173人,並摧毀了2,000多座房屋。
1997年印度尼西亞的叢林大火前還有一個[陽性]偶極子,持續了數月,造成了數千萬人的霧霾,並真正打破了那裡的經濟。 2019年的偶極子是2 [1997年在歷史記錄中是第二名的第二次偶極子。
sn:那麼與氣候變化的聯繫是什麼?
CAI:我們2014年論文的最大信息是,在全球變暖下,這種巨大的印度洋偶極子將在2100年增加三倍。
在隨後的論文中自然通訊,我們還研究了偶極子的頻率將如何變化如果溫度穩定[AT] 1.5至2攝氏度[在工業化前時代以上]。好消息是,真正切割溫室氣體排放實際上非常有效!切割它們後,它可以穩定[偶極子]。
sn:澳大利亞火災季節的高峰仍在遙遙領先。可能會發生什麼?
CAI:偶極子已經消退 - 它無法生存到12月。但是旱季通常持續到三月。真正可以阻止大火的是大雨。如果幸運的話,我們可能會有一些秋雨。但是在過去的40年中,秋雨[澳大利亞東南部]也一直在下降。這是由於一種不同的機制也與溫室變暖有關。
雨水不足
2019年是最熱門和最乾燥的記錄為整個澳大利亞。由於長達三年的干旱:該地區的許多地區從2017年到2019年,澳大利亞東南部特別為火力準備。


sn:那是什麼機制?
CAI:例如,在熱帶地區的空氣,例如熱帶太平洋,升起並帶有大量的水分和熱量,這些水分和熱量被運輸到中緯度中。當乾燥和寒冷時,空氣會下沉。因此,[在夏季的炎熱時],墨爾本坐在那裡,空氣非常乾燥。
[從歷史上看,該干燥帶在涼爽的月份向北移動,將降雨帶到澳大利亞東南部。 ]但是,該地區[寒冷的季節]降雨量一直在下降。長期趨勢是乾燥區一直在擴展,由於溫室變暖,從北到南。基本上,我希望秋雨,但預測這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