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中心:雷達顯示水星有一個熔化的核心
水銀是熱物質。 這是一項新雷達研究的結論,該研究表明太陽系最內層行星的核心至少部分熔化。 這項發現解決了行星中研究最少的行星的長期爭論。 它還可能提供有關太陽系如何創造行星的見解。

由於水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僅為地球與太陽的三分之一,因此水星的核心將被熔化似乎是明確的。 但與行星形成時留下的熱量相比,陽光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考慮到水星的體積很小,只有地球直徑的 40%,天文學家計算出這顆行星應該很早以前就已經冷卻並凝固了。
1974 年,當水手 10 號太空船發現水星有磁場時,這種想法受到了挑戰。 岩石行星(例如地球)的磁場通常是由液體核心內帶電物質的晃動產生的。 然而,磁場也有可能是地殼中的殘餘物,在水星核心凝固時凍結在原地。
在這項新研究中,康乃爾大學的讓-盧克·瑪格特、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史丹·皮爾和他們的同事從水星表面反射無線電波,以測量其自轉的微小變化。
皮爾在三十年前提出,仔細研究水星的自轉可以確定水星的核心是否有液體。 水星每繞太陽公轉 88 天,就會繞其自轉軸旋轉三圈。 在這種鎖步配置中,太陽的引力導致這顆稍微不圓的行星的自轉改變。 如果核心至少部分是液體,太陽引力對行星自轉的影響更大。
經過六年的記錄從水星返回地球的雷達回波,研究人員發現自旋的變化大約是水星固體時預期的兩倍。
最可能的解釋是,瑪格特、皮爾和他們的合作者在 5 月 4 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至少水星的外核(水星的心臟與其上覆地函之間的邊界)必須是液體。科學。
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戴維·史蒂文森評論道:“很明顯,水星並不是始終都是固態的。”
科學家認為,水星之所以保持熔融狀態,是因為硫滲透到了水星的鐵核並降低了其熔化溫度。
但在水星形成的地方,距離太陽較遠,高溫會使硫保持蒸氣狀態,阻止其融入水星。 瑪戈特說,這顯示水星,或許還有其他行星,從周圍環境之外捕獲了硫和其他物質。
為了提供有關水星核心的更多信息,科學家現在正在關注美國宇航局的信使號航天器,該航天器將於 2011 年進入水星周圍的軌道,以及計劃於 2019 年抵達水星的日本-歐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