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顯示,與1980年代和1990年代相比,近年來,青少年聽力損失的患病率增加了近三分之一。這一發現令這項研究的作者感到驚訝,由於宣傳暴露於大聲音樂的風險以及針對腦膜炎和肺炎的童年疫苗的出現,他們的總體聽力會有所改善,這可以防止許多耳朵感染。
但是在8月18日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科學家報告說,美國青少年年齡在12至19歲之間,任何聽力損失從1988年的14.9%上升到1995年的14.9%,至2005年和2006年的19.5%。
研究人員基於在較早的時間範圍內從近3,000名孩子那裡收集的信息,在後來的抽樣中收集了1,700多個。調查結果表明,在美國,多達650萬青少年有一些聽力損失。
這些調查使用了很大的相似問捲和標準聽力測試,其中“任何聽力損失”被定義為至少一隻耳朵的15分貝損失。也就是說,如果必須將音調提高到標準檢測水平以上15 dB或更多,才能確定一個人的聽力損失至少一半。
聽力損失25 dB或更高的含量不太常見,尤其是在兒童中。但是研究時間範圍之間的增長率也從3.5%上升到5.3%。研究人員發現,聽力損失的速度在高(但不是低)的頻率上增加了。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醫師兼研究人員以及波士頓的楊百翰和婦女醫院的研究員莎朗·庫爾漢(Sharon Curhan)說,這項研究並非旨在消除聽力損失的原因。她說,雖然噪聲暴露是罪魁禍首,但飲食,醫療保健,缺乏運動和肥胖也可能發揮作用。
奇怪的是,當被問及他們接觸大聲的音樂時,聽力良好的孩子沒有給出與聽力較差的孩子提供的答案。但這可能並不能說明整個故事。
“人們低估了他們的噪音曝光,”庫爾漢說。單個短暫的噪音會損害聽力水平。她說,無論是通過耳機傳遞的音樂還是“耳芽”在增加的聽力損失中起作用仍然未知,但是新發現可能會觸發對這些設備的研究。
使用家庭收入數據,研究人員還發現,貧困線以下的兒童比在2005 - 2006年的分析中更有可能遭受聽力損失。 “一個假設是,窮人患有更多未經治療的中耳感染,”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耳鼻喉科醫生尤里·阿格拉瓦爾(Yuri Agrawal)說。她說,這種感染有時會損害內耳和破壞性聽力。
或者,她說,貧窮可能結果從糟糕的聽力中,不會引起它。聽力輕度差的家庭遺傳傳遞給了兒童,可能部分是因為聽力損失會干擾教育和成就。阿格拉瓦爾說:“這可以轉化為機會較小,收入收入的潛力較低。”
庫爾漢說,與貧困有關的聽力損失可能沒有出現在早期,因為那時使用了不同的貧困線截止點。
庫爾漢說,儘管聽力受損可能會阻礙學習,但也會造成情感和社交的傷害。聽不到的孩子“錯過了點對點互動中的微妙線索,可以通過不響應或因為他們不當做出響應而被認為是古怪或另類的孩子。”
“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將提高青少年聽力損失的認識,因為他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限制風險,” Curha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