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已經發表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發現生物識別技術和高級分析有助於徹底改變政府和公共服務機構正在解決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的方式。
該報告的標題為“公共服務中的新興技術”,探討了在政府機構中採用新興技術,包括衛生和社會服務,警務 /正義,收入,邊境服務,管理和養老金 /社會保障。
該報告基於埃森哲對北美,歐洲和亞太九個國家的近800名公共服務技術專業人員的調查,以識別正在實施或試行的新興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高級分析/預測建模,物聯網,智能過程自動化,視頻分析,生物識別技術/身份分析,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生成。
該報告發現,有73%的受訪者認為改進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投資新興技術的主要好處,這是調查中代表的所有行業領域持有的意見。
邊境機構的受訪者中有68%希望通過採用新興技術看到保護益處的增加。同時,來自社會保障和收入機構的受訪者數量甚至更多(分別為84%和76%)將增加的保護福利視為其最高預期的福利。
研究發現,收入,養老金和社會保障機構認為,降低風險和改善欺詐預防是實施分析和生物識別技術的關鍵好處。
“隨著公共服務和政府機構繼續收集和監控越來越多的數據,採取一切可能的步驟不僅要保護數據的質量和收集,而且要保護所有可以識別個人公民的信息變得越來越重要。 “先進的分析技術對於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 ”
調查結果還表明,有7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正在部署先進的分析和預測建模解決方案。
該行業以數據分析解決方案採用最高水平的行業是收入和社會服務(分別為81%和80%),其次是邊境機構(74%)和公共安全機構(62%)。
研究發現,所有受訪者中有69%表示他們正在部署或考慮部署生物識別技術。
此外,有6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知道視頻分析技術,而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機構正在實施視頻分析解決方案。
該行業援引生物識別技術採用率最高的行業是公共安全,佔51%,其次是養老金和社會保障機構(48%)和邊境機構(36%)。
根據這項研究,生物識別解決方案的需求量很高,並且廣泛使用,並且E-Passports和Iris識別最常實施。
此外,有6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嘗試,實施或研究生物識別技術和身份分析的使用。
所有接受調查的九個國家的受訪者都認為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是主要的挑戰。
來自新加坡(59%)和澳大利亞(51%)的受訪者將這些擔憂視為主要挑戰,而英國(14%)和德國(15%)的個人最不可能說他們擔心數據隱私和安全性。
該報告發現,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機構最有可能說他們正在實施生物識別技術(各有68%),而芬蘭的採用率最低為22%。
來自美國的受訪者最有可能說生物識別技術的部署可以降低風險並改善數據安全性和隱私性(51%),而來自日本的受訪者最不可能具有這種觀點(12%)。
6月,埃森哲與微軟和Avanade合作提供區塊鍊和生物識別技術為了支持ID2020,這是一個全球公私合作夥伴關係,正在通過利用安全和公認的系統來在全球實施數字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