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機構的公告顯示,NIST啟動了新數據集,包括指紋,面部照片和虹膜掃描,以幫助生物識別技術研究人員評估訪問控制身份驗證系統的性能。
數據由三個數據庫組成,所有數據庫都剝離了識別信息,並從NIST網站。這三個特殊數據庫是編號為SD 300,SD 301和SD 302,並旨在在擴展的資源集合中獲得第一批次。
數據來自各種不同的收集過程,但是兩個數據庫包括在IARPA期間收集的數據指甲指紋挑戰,NIST幫助設計和操作。
NIST計算機科學家Greg Fiumara說:“這一切都回到了可再現的研究中。” “數據將幫助有興趣測試生物識別系統錯誤率的任何人。”
據公告稱,SD 301是NIST已發布的第一個多模式生物識別數據集。
Fiumara說:“這為以前從未做過的多模式研究類型開闢了可能性。” “我們希望獲得更安全,更準確的識別,因為多模式系統很難欺騙。”
SD 302由從八個不同設備上捕獲的數百人的指紋數據組成,其中一些是原型的,其中一些是市售的,而在N2N挑戰期間收集的數據包括使用非接觸式設備和潛在印刷品,這些印刷品通常是現實且專業收集的。
在SD 301和SD 302中發現數據的所有個體都正式同意包含其生物識別數據。 SD 300由從900張舊墨卡中獲取的數據組成,其主題現已死亡。該數據集的一個好處是能夠評估現代系統如何產生傳統硬拷貝記錄的結果,遺產硬拷貝記錄將繼續由刑事司法系統使用。
生物識別數據集的起源,以及是否包含數據的人同意共享他們的數據,這是一個越來越有爭議的問題今年。
SD都以檔案級無損壓縮存儲,Fiumara說,這比過去的研究數據集有所改進。每個數據集都帶有一個用戶指南,其中包含有關研究人員收集的數據和其他詳細信息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