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政府將透過該國生物辨識營運商生物辨識技術中心(CBT)與俄羅斯一些頂尖大學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開始在年輕人中更積極普及生物辨識技術。
一個例子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於 12 月 5 日簽署的一項協議,南烏拉爾國立大學是俄羅斯領先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總部位於烏拉爾地區,與 CBT 簽署了一項協議。這協定旨在開發生物識別和資訊技術領域的教育和科學項目,並涉及培訓生物識別系統和資訊安全的年輕專家。
根據協議條款,合作夥伴計畫組織專門針對生物辨識技術和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技術的實踐、實習、聯合研究和競爭活動。
CBT執行長 Vladislav Povolotsky表示,該中心已與全國40多所大學合作,開設了專門針對生物辨識問題的各種課程。
9月份,CBT已經為學生推出了生物辨識技術教育講座課程。該計畫在新西伯利亞舉行的 Technoprom 論壇上進行了展示,該論壇是俄羅斯技術領域的領先活動之一。涵蓋MIPT、RANEPA、理工大學、托木斯克理工大學、Synergy大學、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MAI等40多所大學。
JSC CBT 副總經理 Alexander Stepanov 評論道:
「生物辨識技術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專家,而這些專家尚未在俄羅斯大學接受過培訓。我們看到產業發展的方向,並走在趨勢的前面。我們計劃與大學一起開始培訓該領域急需的專家國內生物辨識領域短期內已經如此」。
俄羅斯大學已經使用生物辨識技術。例如,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數位發展部、教育和科學部以及生物識別技術中心 (CBT) 完成了路線圖的製定,用於識別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遠距考試的學生。
事實上,俄羅斯大學早在 2022 年就已經進行了一項利用生物辨識技術在考試期間識別學生身分的實驗,並獲得了積極的回饋。這項實驗的結果,數位發展部提議在遠距學習中永久使用生物辨識技術。
CBT發言人表示,使用生物辨識技術進行遠距期末和期中評估的驗證可確保身分清晰,消除偽造考試結果的可能性。他希望這項服務不僅對外地學生有用,對身心障礙學生也有用。同時,該服務的使用完全是自願的。
俄羅斯物理領域領先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MIPT)的代表在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表示知識在商業論文中,生物辨識資料辨識在俄羅斯大學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因為每個考官了解並認可他們的學生非常重要。
同時,俄羅斯總統國民經濟學院評估與管理系統研究中心主任鮑里斯·伊柳欣也持類似立場,據他介紹,許多大學已經開發了自己的監考系統,也是基於生物識別技術,不僅包括識別學生身份,還包括監控他們的電腦螢幕、阻止網路的使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