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Google硬體主管里克·奧斯特洛(Rick Osterloh)譴責我們的手機已經過時了。以十年前 iPhone 給他們的形式。
«您比任何人都清楚,但電子元件的競爭環境正在失去動力”,在提到摩爾定律的終結和所有這些之前,他說。“規格非常相似的智慧型手機」。得出這個無可辯駁的結論:「每年開發新的創新設備將變得越來越複雜。因為已經不再是大躍進的時候了…僅硬體。 »
那麼這個行業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如果物質戰爭是徒勞無功的,為什麼谷歌剛剛投資了11億美元嗎?想獲得 HTC 的一些資產和團隊嗎?
« 人工智慧優先 »
只是因為物質進化尚未完成。根據里克·奧斯特洛的說法,它適合一個新的方程,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它的重要性。 “下一個重大創新將發生在人工智慧、軟體和硬體的交叉點。» 螢幕上的出現順序並非無辜。山景城社會是建立在比特世界之上,而不是原子世界之上。當她離開虛擬世界時軟體,需要其他公司來保證這部分硬體。
另一方面,它開發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行動作業系統,並宣稱自己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之一。如果我們聽從他的講話,我可以說,未來更多的是從自己的角度而不是從競爭對手的角度來尋找。谷歌支持這條道路是公平的。畢竟,它體現了其新的「人工智慧優先」策略。
人工智慧比硬體更強大
但谷歌走得更遠。他承諾將材料減少到最低限度。根據多位有機會負責 Pixel 2 的人士的說法,其外觀設計甚至不再是極簡主義,而是變得功能主義。智能克服了硬體的限制。
例如,當Google宣布其 Pixel 2 憑藉 AI 技術,使用單鏡頭拍攝出比雙感測器智慧型手機品質更好的照片或影片時,情況似乎就是這樣。當它引入也適用於物件的“肖像”模式時,情況也是如此。在某種程度上,由於多年在圖像識別和後處理方面的研究,由於您的數據和在網路上找到的數據,「實力」成為可能……事實上,在這個領域,人工智慧使Google能夠彌補其對組件的依賴製造商。更好的是,這似乎讓他佔了優勢。
受到這場勝利的鼓舞,桑達爾·皮查伊 (Sundar Pichai) 的公司慶祝智慧型手機從「物理」限制中解放出來。因此,她在會議期間承諾,設備會在其生命週期中不斷發展並變得更加高效,而不是變得過時和過時。
蘋果,對立面
這是一幅相當吸引人的肖像。軟體可以做一切事情,人工智慧,其最終形式,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而所有設備中都相同的硬體現在已經成為傳聞。此事已聞。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其他公司正在採取更冷靜的立場……即使不是截然不同的立場。舉個例子?蘋果公司的策略在相反的情況下似乎同樣重要。
由於其歷史原因,自 2008 年以來,蒂姆·庫克的公司已投入巨資收購和開發專用於各種用途的晶片,從中央處理器到 GPU,包括微型「Kinect」相機或 SSD 控制器。另一方面,由於歷史和道德原因,庫比蒂諾公司落後於人工智慧。晶片、硬體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谷歌在演算法上所做的事情,蘋果透過使用額外的感測器和專用於影像處理的處理器來實現,以便運行使用機器學習開發的模型。如果 iPhone 8 和 8 Plus 的先驗結果不那麼令人信服,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iPhone X 的價值。
在日益普及、嵌入式和高效的人工智慧的競爭中,蘋果也體現了另一條道路。這家庫比蒂諾公司在 iOS 11 中重點介紹了 Metal 2,當然是為了圖形功能,也是為了它的 CoreML 元件,該元件利用 GPU 的強大功能來執行專用於機器學習。
如果我們不應該丟棄設備怎麼辦?
里克·奧斯特洛的願景是否既正確又有點過於激進?無論如何,透過更多地控制硬件,蘋果似乎正在背離谷歌首席執行官的願景。日前,John Poole,Geekbench 老闆兼創辦人宣布“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 Android 端的效能似乎停滯不前。 [...]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大的飛躍,我不明白那裡發生了什麼»。
谷歌觀察的另一種表達?或許。儘管如此,約翰普爾在同一次採訪中還是對蘋果生產的晶片不斷提高的性能表現出了熱情。因此,Apple A11 Bionic 在 Geekbench 上的得分約為 10,170 分,而 Pixel 2 中的 Snapdragon 835 僅顯示 6,564 分,嵌入 Note 8 中。
人工智慧的主要優點
最終,無論我們傾向於谷歌設計的道路還是蘋果設計的路線,都會出現一個共同點。人工智慧目前的主要興趣是:除了技術上的喧囂之外,它將成品的實用性重新置於關注的核心。你只需要重新觀看 WWDC 會議和新 iPhone 的發布就能確信無疑。只要再聽聽山景商行各代表的發言,你就不再懷疑了。
Google和蘋果正在走兩條不同的道路來實現相同目標:發明未來十年的智慧型手機。但根據其歷史和優勢,每個人都傾向於使用相同的三個要素:硬體、軟體和人工智慧的方程式中的一個要素。
透過利用陷入困境的硬件,Rick Osterloh 無疑是在尋求利用蘋果,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該領域的進展。這讓我想起第一個事實:每一次主題演講都是帶有偏見的商業演講,誹謗競爭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