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维米尔 (Johannes Vermeer) 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现在科学家相信,通过测量观看这幅作品时大脑的反应,他们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收藏了这幅 17 世纪的杰作,它委托神经科学家测量观看这幅肖像画和其他著名作品时的大脑输出。
他们发现观众被一种特殊的神经现象所束缚,他们称之为“持续注意循环”,他们认为这是“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所独有的。
观看者的眼睛首先自动被吸引到女孩自己的眼睛上,然后向下到她的嘴上,然后到珍珠上,然后回到眼睛上 - 如此继续。
进行这项研究的研究公司 Neurensics 的 Martin de Munnik 解释说,这会让你比其他人看这幅画的时间更长。
“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注意。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必须爱她,”他说。
通过测量脑电波,科学家们还发现了楔前叶,即大脑控制的部分而个人身份,则是最受刺激的。
“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女孩很特别。但‘为什么’也让我们感到惊讶,”德穆尼克说。
他说这是第一个已知的使用脑电图和大脑扫描仪测量对艺术品的神经反应。
他指出:“你看某人的时间越长,他就会变得越美丽或越有吸引力。”这也解释了这位荷兰大师的主题为何如此受欢迎。
“为什么你熟悉这幅画,而不熟悉其他画?因为她有这个特别的东西。”
“大脑不会说谎”
科学家们还比较了在博物馆观看真迹画作和面对复制品时的神经反应。
他们发现观看者对原创作品的情感反应比海报强烈十倍。
为了进行测试,科学家们在 10 名受试者身上安装了眼动仪和帽子来跟踪脑电波,向这些受试者展示了真实的画作和复制品。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馆长马蒂娜·戈斯林克 (Martine Gosselink) 表示,这表明了欣赏原创艺术的重要性。
这位 55 岁的导演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接触艺术非常重要,无论是摄影、舞蹈还是 17 世纪的古代大师。”
“这很重要,它确实有助于开发你的大脑……大脑不会说谎,”她补充道。
她解释说,维米尔经常将焦点集中在作品中的一个地方,而周围的细节则更加模糊。
然而,《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有三个这样的焦点——眼睛、嘴巴和珍珠——戈塞林克说,这使得这幅作品与维米尔的其他画作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们看到有人真正看着你,而在维米尔的所有其他画作中,你看到有人在写字或做针线活,或者一个人忙着做某事,”她说。
“但这就是这个女孩的最大区别。她在看着你。”
65 岁的德穆尼克表示,对其他著名画作(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进行类似的研究会很有趣。
莫里斯皇家美术馆馆长戈斯林克提到了这两部伟大作品之间的友好竞争。
“人们有时称《戴珍珠耳环的女孩》为北方的蒙娜丽莎,但我认为时代在变,所以也许蒙娜丽莎是南方的女孩,”她开玩笑说。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