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周二表示,2023 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几乎超过 1.5 摄氏度的临界阈值。
全球热浪、干旱和野火加剧,使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基准高出 1.48 摄氏度。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 (C3S) 报告。
![](https://webbedxp.com/zh-CN/nature/scien/images/2024/01/YearOfSurfaceTemperaturesFrom1940-2023-642x415.jpg)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副主任萨曼莎·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表示:“这也是第一年所有日子的气温都比工业化前时期高出一度。”
“2023 年的气温可能会超过至少过去 10 万年中的任何时期。”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表示,今年只是“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等待我们的灾难性未来”的预演。
科学家表示,近一半的时间超过了 1.5 摄氏度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气候影响更有可能变得自我强化和灾难性的。
![](https://webbedxp.com/zh-CN/nature/scien/images/2024/01/NumberoOfDaysWithTemperaturesAbovePrIndustrialLevelsBetween1990to2023-642x642.jpg)
但即使如一些科学家预测的那样,到 2024 年地球平均表面温度将突破 1.5 摄氏度,也不意味着世界未能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变暖限制在这一阈值以下的目标。
这种情况只有在连续几年高于 1.5 摄氏度基准后才会发生,即便如此,2015 年条约也允许在“超调”一段时间后降低地球温度。
2023年看到在加拿大,极端干旱在非洲之角或中东,欧洲、美国和中国的气候炎热,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冬季温暖程度创历史新高。
“在我们摆脱化石燃料并实现净零排放之前,此类事件将继续变得更糟。”说雷丁大学气候变化教授埃德·霍金斯(Ed Hawkins)没有为该报告做出贡献。
“我们的子孙后代将继续承受今天不作为的后果。”
哥白尼的发现是在迪拜第 28 次缔约方会议达成气候协议一个月后得出的,该协议呼吁逐步放弃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我们迫切需要迅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实现净零排放,以保护我们所有人赖以生存的宜居气候,”说约翰·马沙姆,利兹大学大气科学教授。
今年又出现了一个不祥的记录:2023 年 11 月的两天气温超出工业化前基准超过两摄氏度。
哥白尼预测,截至 2024 年 1 月或 2 月的 12 个月期间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5 摄氏度”。
![](https://webbedxp.com/zh-CN/nature/scien/images/2024/01/CO2ConcentrationGlobalIncreasing.jpg)
海洋超速运转
可靠的天气记录可以追溯到 1850 年,但来自树木年轮、冰芯和沉积物的较旧的气候变化代理数据显示,2023 年的气温“超过了至少过去 10 万年中的任何时期”,伯吉斯说。
各大洲的记录都被打破。 在欧洲,2023 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一年,比 2020 年低 0.17 摄氏度。
2023 年,自然发生的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开始出现,它使南太平洋的海水变暖,并引发更炎热的天气。
这种现象预计将在 2024 年达到顶峰,并与 6 月至 12 月连续八个月创纪录的高温有关。
全球海洋温度也“持续异常高”,自四月份以来许多季节性记录被打破。
![](https://webbedxp.com/zh-CN/nature/scien/images/2024/01/SeaSurfaceTemperatureAnomaliesMonthly2023.gif)
二氧化碳和甲烷飙升
这些前所未有的海洋温度引发了海洋热浪,对水生生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并加剧了风暴的强度。
海洋吸收了人类活动90%以上的多余热量,在调节地球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温上升也加速了冰架的融化,冰架是冰冻的山脊,有助于防止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西部的巨大冰川滑入海洋并导致海平面上升。
2023 年,南极海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https://webbedxp.com/zh-CN/nature/scien/images/2024/01/MonthlySeaIceExtentAntarctica2023.gif)
C3S 主任卡洛·布翁坦波 (Carlo Buontempo) 表示:“过去几个月我们观察到的极端情况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现在与文明发展的气候相去甚远。”
2023 年,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分别达到百万分之 419 和十亿分之 1,902 的创纪录水平。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称,甲烷是继二氧化碳之后导致全球变暖的第二大因素,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上升约 30% 是由甲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