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卡鲁盆地,岩壁上画着一只不寻常的獠牙野兽。考古学家此前曾思考过这件艺术品是否描绘了来自幻想领域的神话生物,但新的研究大胆声称它的灵感来自二齿兽类,这是一种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灭绝的物种。
如果属实,这表明南部非洲的土著人民在对这种史前动物进行科学描述之前就已经熟悉它了。
这幅画由南部非洲的桑人于 1821 年至 1835 年间创作。这幅插图被称为“角蛇画”,描绘了一种长着长长的獠牙的动物,与当今该地区生活的任何动物都不相符。
乍一看可能像海象,但这些海洋哺乳动物生活在世界另一端的北极附近。或者,你可能会认为它只是来自桑族“精神世界”的存在——但这些人物几乎总是受到物理现实的启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朱利安·伯努瓦来自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进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这个长着獠牙的人物的灵感来自于一种身体粗壮、长着向下獠牙的食草动物,直到大约 2 亿年前一直生活在世界的这一地区。
许多文化都先于西方科学家探索了化石世界。
朱利安·伯努瓦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桑人识别出史前化石并将其远距离运输。不难想象化石的发现激发了某人的想象力并。事实上,有人认为灭绝的动物经常进入桑人的文化中。
伯努瓦还解释说,桑人有几个关于大型、早已消失的动物在该地区漫游的神话。该研究引用了 1905 年的一篇报道,解释了桑人有时如何谈论他们的祖先接触到“体型超过大象或河马的巨大怪物”。
二齿兽类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但这一见解表明桑人敏锐地意识到灭绝的动物和早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新研究中的岩石艺术插图(上)和二齿兽类动物的复制模型(下)。
图片来源:朱利安·伯努瓦(CC-BY 4.0)/Adwo/Shutterstock.com
通过深入研究桑人的神话,贝努瓦指出这种长牙的生命形式符合“雨兽”的比喻。
“当然,目前这还只是推测,但角蛇面板上的獠牙动物很可能被画成求雨动物,这意味着它可能参与了祈雨仪式,”伯努瓦告诉 IFLScience。
“在祈雨仪式中,桑人会进入一种恍惚状态,进入阴间捕捉雨兽,将雨水带回人间。通过选择像二齿兽这样的物种,他们知道这种物种已经灭绝并因此死亡,他们可能希望这种雨动物能够增强连接两个世界的能力,”他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角蛇面板最迟可以追溯到 1835 年,但二齿兽类直到 1840 年代才得到科学描述。
伯努瓦在接受 IFLScience 采访时表示,历史学家艾德丽安·马约尔 (Adrienne Mayor) 的著作表明“许多文化探索化石世界在西方科学家之前。”
“美洲原住民在殖民之前就了解化石,并以各种方式解释它们,有些暗示他们知道它们属于早已消失的动物。南部非洲的桑人也收集化石,博拉拉岩石庇护所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在其中携带恐龙方阵——顺便说一句,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恐龙骨头,”伯努瓦指出。
正如在和生物学,看来土著知识的深度被大大低估了。
该研究发表在期刊上公共科学图书馆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