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家庭政策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西方社会
新的研究表明,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对禁止乱伦的“痴迷”可能是导致西方社会形成如今这种“怪异”文化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不断演变和变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最具革命性的演变之一或许发生在公元 5 至 15 世纪之间。日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教会(后来成为罗马天主教会)对婚姻施加了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禁止堂兄弟间通婚和一夫多妻制(最常见的一夫多妻制,即多名女性共用一个丈夫)等行为,最终导致“系统性地破坏欧洲以亲属为基础的紧密制度”,以鼓励“核心家庭结构”。结果,北美和欧洲社会发展成为“西方化、受教育程度高、工业化、富裕和民主的社会,或者说 WEIRD 社会”。
“这些社会中的人往往更加个人主义、独立和不带个人色彩的亲社会(例如信任陌生人),同时表现出更少的从众和群体忠诚。尽管这些模式现在已有充分的记录,但很少有人试图解释它们,”作者写道科学。
为了解释教会等社会团体如何塑造其成员的心理和价值观,尤其是家庭动态,研究人员将天主教在欧洲的传播情况与大家庭的共同居住率、表亲结婚率数据以及他们用来确定所谓的“亲属关系强度指数”的其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在三个层面进行了测试:全球、欧洲内部以及父母来自受西方教会影响的国家或民族的欧洲移民的成年子女。他们发现,禁止乱伦使非亲属之间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成倍增加。社会每受教会统治 500 年,表亲之间的婚姻就会减少 91%。
作者写道:“这项研究表明,从个人主义和信任到顺从和分析性思维等当代心理模式都受到了深层的文化进化过程的影响,包括教会特有的乱伦禁忌、家庭政策和持久的以亲属为基础的制度。”
西方教会的传播松散了部落式的家庭结构,因为规范和观念被强加于天主教会的信徒身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心理。在大家庭中,家庭成员通常共同努力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经营家庭农场,并且尊重传统、裙带关系、服从权威——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家庭免受外来者的侵害。打破这些大家庭的单位促进了个人主义、独立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创造了与他人合作的需要,尤其是与可能帮助或使个人受益的陌生人合作。作者指出,一种不一定比另一种好,但两者之间有权衡。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转变是教会有意为之,还是新信仰体系的副产品。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转变可能有物质诱因,因为家庭网络的缩小可能意味着那些没有继承人的人会将财富留给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