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家德國公司需要藉入美元才能在美國建造一家工廠,當然可以去美國銀行並得到一家銀行。但是它必須支付的利率比在家中所能獲得的要高得多,並且面臨歐元的風險貶值違反美元,使償還貸款更加困難。
跨貨幣交換提供了替代方案。這家德國公司會發現一家希望藉用歐元的美國公司。兩家公司都將在其祖國借入商定的金額,在那裡他們可以獲得更好的貸款條款,然後簡單地交換本金並以收到的貨幣進行利息。
簡而言之,他們會交換主要的以及以一種貨幣的利息支付本金和利息支付。
關鍵要點
- 跨貨幣掉期允許公司和金融機構對沖外匯風險,管理資金成本並優化對全球利率差異的接觸。
- 雙方以不同的貨幣交換本金和利息支付,本金的初始和最終交換以預先付出的匯率來消除貨幣風險。
- 跨貨幣掉期的風險包括對手風險,利率波動,流動性限制和基本風險。
- 衍生產品的一些現實世界應用是跨國公司與收入貨幣,從事利率套利的金融機構以及在國外市場上發行債券的公司一致,同時維持家庭貨幣敞口。
跨貨幣交換如何工作?
首先,各方需要就掉期條款達成共識。公司可以根據市場條件及其對未來市場狀況的看法自定義合同條款。例如,如果一家公司認為利率可能會落在藉貸國,他們將獲得資金,他們可以要求對手浮動速率。
需要解決的一些要點包括:
- 每種貨幣的本金金額
- 交換中要使用的匯率
- 利率的類型(固定固定;固定;浮動固定;或浮動浮動)
- 付款時間表
- 合同的到期日
實際互換以預先匯率的初始匯率開始。在合同的末期,本金以相同的匯率換回,消除了外匯風險。
貨幣交換合同在櫃檯上交易。通常,公司很難找到一個需要符合其需求的交易對手,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各方與中介合作交換銀行這有助於交換費用。
如何使用跨貨幣掉期?
跨貨幣掉期有很多用途。它們包括:
- 對沖外國交換風險:公司使用跨貨幣掉期通過以固定利率將負債或收入轉換為首選貨幣來防止外國交換利率波動。
- 將債務與收入貨幣保持一致:國際運營的公司通常會以多種貨幣產生收入,但可能無法使用債務市場每種貨幣。跨貨幣交換可以使他們訪問。
- 降低借貸成本:一些市場向外國公司收取更高的借貸成本。通過跨貨幣互換,公司可以在其本國市場上更好地借用,並利用交換來滿足外國市場的需求。
- 促進外國投資:跨貨幣互換使公司能夠在其本國市場獲得資金來投資國際資產,即使投資需要以目標祖國的貨幣付款。
- 優化現金流:跨國公司使用掉期將收入流轉換為報告貨幣,穩定現金周轉並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跨貨幣掉期的優點和缺點
優勢
對沖外匯風險
降低借貸成本
進入全球資本市場
利率結構的靈活性
現金流匹配
缺點
對手風險
利率風險
基礎風險
流動性風險
標記到市場的波動
複雜的結構和高交易成本
跨貨幣掉期的優點
跨貨幣掉期具有以下優點:
對沖外匯風險:這些衍生產品通過鎖定未來交易的匯率來幫助公司管理貨幣風險(如果他們選擇一個固定費率)。這提供了財務計劃的穩定性,並減少了貨幣變動的不確定性。
降低借貸成本:一些公司可以通過在其祖國發行債務來減少借貸費用,在本國擁有更好的信貸條件。同樣,如果該國基準利率較低,則有些人可以通過將債務換成外幣來達到較低的利率。
進入全球資本市場:企業可以在具有更好融資條款的國外市場發行債務,然後使用掉期將收益轉換為當地貨幣。這使公司能夠利用更深層次的流動性和降低借貸成本,同時仍以其功能貨幣償還債務。
利率結構的靈活性:跨貨幣掉期使公司能夠根據其戰略和市場期望在固定或浮動利率之間進行選擇。這使公司能夠調整利率敞口並優化融資成本。
現金流匹配:跨國公司可以使用掉期與相同貨幣的收入和債務支付結盟。這降低了貨幣不匹配的風險,穩定現金流量並確保財務運營順暢。
跨貨幣掉期的缺點
相反,跨貨幣掉期有幾個缺點:
對手風險:如果一方未能履行其義務,另一方將面臨潛在的財務損失。這種風險特別關注長期掉期,因為一位對手的信譽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惡化。
利率風險:選擇浮動利率的公司暴露於基準利率上升,這可以增加債務付款。
基礎風險:利率基準之間的不匹配可能會產生意外的成本差異。這種風險可以導致管理交換協議的額外財務敞口和復雜性。
流動性風險:跨貨幣掉期在櫃檯上交易。這意味著在成熟之前退出交換可能會很困難和昂貴,因為找到對手通常具有挑戰性。
標記到市場的波動:跨貨幣互換的公允價值隨著市場條件而波動,影響了公司的財務報表。這可能導致收入波動。
複雜的結構和高交易成本:構建跨貨幣交換需要專門的財務專業知識,並且通常涉及大量的法律,會計和行政費用。這些成本可以使掉期對較小公司或財務資源有限的公司的吸引力降低。
跨貨幣交換的示例
一家位於美國的跨國公司A公司正在擴大德國的運營。它需要1億歐元進行投資,但更喜歡將其負債以美元保持貨幣風險。基於歐洲的利率歐元間銀行提供的利率(EURIBOR),低於美國,以便宜的價格借貸。
步驟1:委託人交換
首先,A公司在美國債券市場上借入1億美元,而不是直接歐元貸款確保過夜融資率(SOFR)+ 1%。
接下來,該公司與歐洲銀行(Bank B)進行了五年的跨貨幣交換。交換細節如下:
- A公司從B銀行獲得1億歐元。
- A公司向銀行提供了1.1億美元。
- 匯率以1.10歐元/美元鎖定。
步驟2:交換利息支付
在五年中,A和銀行B公司互相支付利息。
有效地,A公司將其美元債務轉換為歐元債務,確保其債務與德國業務的歐元收入相匹配。
步驟3:掉期成熟
在五年合同結束時,本金以最初的約定利率再次交換。 A公司將1億歐元退還給銀行,銀行B將1.1億美元退還給公司。
底線
跨貨幣掉期是管理外匯風險,降低借貸成本並獲得全球的寶貴工具資本市場。通過允許當事方在鎖定匯率的同時以不同的貨幣交換本金和利息,它們有助於減輕外國交換的風險並利用利率差異。
但是,它們具有必須仔細管理的風險,包括對應物違約,利率波動和流動性挑戰。當戰略性地使用時,跨貨幣掉期可以提供財務靈活性和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