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燒?
(科學圖片庫/蓋蒂圖片社)
發燒是指動物免疫系統引發的體溫顯著升高。
過去,37 攝氏度(89.6 華氏度)的標準一直是健康「正常」人體溫度的標誌。這已受到挑戰近年來,一般成人的氣溫預計在 36 至 37 攝氏度(97 至 99 華氏度)左右,而兒童則更溫暖,常見溫度高達 38 攝氏度(約 100 華氏度)。
從科學角度來說,沒有特定程度的溫度變化普遍被認為是發燒。 全球不同醫療系統之間的限制各不相同,並且通常基於年齡和病史。
對於典型的健康成年人來說,程度的升高並不被認為是需要就醫的主要原因。
然而,超過 39 攝氏度(102 華氏度)的結果可能會促使需要調查潛在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高於攝氏 40 度(104 華氏度)的溫度通常被認為會危及生命,需要降低溫度。
對於老年人或接受化療的人來說,體溫超過 37.5 攝氏度(99.5 華氏度)左右可能被視為感染跡象,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當兒童的免疫系統繼續發育時,他們更容易發燒。 為了安全起見,如果氣溫超過攝氏 38 度(100.4 華氏度),通常會鼓勵家長尋求醫療協助。
發燒是如何發生的?
身體的首選溫度範圍是由稱為下丘腦的神經系統部分控制的。
這個腦組織的小結點會產生各種生物反應,從而升高或降低溫度,例如增加肌肉運動(顫抖)或增加皮膚蒸發(出汗)來燃燒葡萄糖。
作為身體的恆溫器,下丘腦也可以通過稱為熱原。
這些是通常由細菌產生的分子,病毒甚至白血細胞,這會導致下丘腦將身體的理想溫度重置為更高的極限。
我們為什麼會發燒?
為了億萬年,動物透過行為或代謝提高體溫來控制感染。
這種增加的溫暖究竟如何抵禦入侵者尚不清楚。 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如此溫和的溫度升高會對致病病毒和細菌造成直接威脅。
發燒似乎對我們有益的一種方式是加強活動某些免疫反應,有利於關鍵化學物質的移動與輸送,免疫細胞到身體周圍的目標部位。
換句話說,我們免疫系統的某些部分已經進化到在高溫時發揮最佳作用。
所有基於主題的文章在發佈時均由事實檢查人員確定是正確且相關的。 作為編輯決定,文字和圖像可能會被更改、刪除或添加,以保持資訊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