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在傳播有爭議的健康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時,我們需要在分享之前表現出我們的關心。 即使這意味著要經受住憤怒的風暴。
無論是宣傳疫苗接種的優點,還是在公共供水中添加氟,專家都很難與焦慮的社區的情緒爆發競爭,這使得基於事實的對話幾乎不可能。
對現有研究的調查薩克斯學院澳洲的這一事件凸顯了公共衛生官員在充滿不同觀點和錯誤訊息的「後真相」世界中面臨的挑戰。
人們通常認為,恐懼的公眾情緒會阻礙有效的衛生政策發揮作用,這使得人們很容易想辦法壓制異議。
“但我們的研究表明,試圖阻止這種批評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特別是因為現在幾乎不可能有效控制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流,”團隊成員之一克萊爾·胡克 (Claire Hooker) 說道。
人們普遍認為,用好的信息來對抗壞的信息也會適得其反,這要歸功於一種稱為「錯誤」的心理怪癖。適得其反的效果。
作為一個社會物種,我們往往只有在確定資訊來源為「我們中的一員」後才會接受訊息,這常常促使我們優先考慮已經證實我們信念的想法,而不是那些與我們信念相矛盾的想法。
事實上,從我們不信任的人那裡聽到重要訊息可能會導致我們加倍強調我們的觀點,使得僅憑事實改變根深蒂固的觀點幾乎不可能。
儘管實際風險相對較低,但公眾對有爭議的健康措施的擔憂被認為很高,研究人員建議在涉足科學之前先從同理心開始。
“研究表明,當人們對某個問題感到情緒化時,他們在聆聽和處理訊息時會遇到更大困難,並且更有可能關注負面訊息。”胡克說。
「這就是為什麼成功風險溝通的黃金法則是,人們需要先聽到你的關心,然後才會關心他們所聽到的內容。”
例如,該研究建議承認撫養一個患有這種疾病的孩子所面臨的挑戰在駁斥這種情況與疫苗之間的關聯的說法之前。
研究人員分析了先前關於公共衛生傳播最佳實踐的研究,並探索了與誇大高風險印象相關的因素。
他們的報告全文發表於公共衛生研究與實踐,討論了決定溝通策略成功或失敗的一系列流程和行動。
當需要在建立信任和容忍過度反應之間做出選擇時,研究人員建議建立這種融洽關係。
那個報告也建議對政策的不確定性保持透明,明確說明一項措施的結果已知和未知的內容,並認為行動本身比言語更能傳達清晰的訊息。
最後,該研究證明公共衛生官員應利用當地和社群媒體直接與社區進行策略性對話,而不是透過傳統管道透過代表或發言人。
“這樣當地社區就知道當局是正直的、有能力的、值得信賴的——這是讓人們放心並減少憤怒的關鍵,”胡克說。
它常常違背我們更好的本能,尋找方法來認同我們不同意的人,特別是當他們的觀點被認為將我們的社區置於危險之中時。
但如果我們真的想鼓勵社區支持以證據為基礎的健康實踐,我們首先需要尋找如何最好溝通的證據。
這項研究發表於公共衛生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