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非常糟糕。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我國的大片地區正在大規模燃燒與我們見過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 無數的動物,包括無尾熊,正在與我們賴以生存的綠色植物一起消亡。 人們正在失去家園和親人。
這些災難是被複製大約全球越來越頻繁,我們知道到底是什麼讓他們更惡化。 我們知道我們需要迅速做出一些重大改變——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想出一個計劃。
他們利用現有的最新數據,概述了全球 143 個國家如何在 2050 年之前轉向 100% 清潔能源。
該計劃不僅有助於穩定日益危險的全球氣溫,還可以減少每年 700 萬人因污染造成的死亡,並比保持現有系統多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
該計劃需要約73兆美元的巨額投資。 但研究人員的計算顯示,它所賺取的就業機會和儲蓄將在短短七年內收回成本。
「根據我們先前的計算,我們相信這將避免全球暖化 1.5 度,」環境工程師兼主要作者 Mark Jacobson 告訴 ScienceAlert。
「這個時間表比任何 IPCC 情景都更加激進 -我們在2009年得出結論到 2030 年實現 100% 的轉型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可能的,但出於社會和政治原因,2050 年的日期更為實際。
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 該計劃涉及將我們所有的能源部門,包括電力、運輸、工業、農業、漁業、林業和軍事部門轉變為完全使用再生能源。
雅各布森相信,我們已經擁有了 95% 所需的技術,只有長途和海洋旅行的解決方案仍有待商業化。
“透過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為一切設備供電,我們將電力需求減少了約 57%,”雅各布森解釋說。
他和同事證明,僅使用風能、水力、太陽能和儲存就可以滿足 143 個國家的需求並維持穩定的電網。
這些技術已經可用、可靠且響應速度比天然氣快得多,因此它們已經更便宜。 也不需要從規劃到運作需要10-19年的核能、造成更多空氣污染的生物燃料,或是新技術的發明。
「『清潔煤炭』根本不存在,也永遠不會存在,」雅各布森說,「因為這項技術不起作用,只會增加採礦和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同時減少很少的碳,而且根本無法保證被俘將繼續被俘。
團隊發現,所有能源部門的電氣化使能源需求更加靈活,再生能源和儲存的結合比我們目前的系統更適合滿足這種靈活性。
研究人員表示,該計劃“從長遠來看,將比一切照常創造更多 2860 萬個全職工作崗位,並且僅需要約 0.17% 和約 0.48% 的土地來容納新的佔地面積和距離”在他們的報告中寫下。
當然,建造這一轉變所需的基礎設施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 研究人員計算出,所需的鋼材和混凝土所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0.914%。 但改用再生能源來生產混凝土將會減少這種情況。
如此龐大的計劃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資料庫之間也存在著一些不一致之處。 該團隊透過對具有不同成本和氣候損害程度的幾種情境進行建模來考慮這些因素。
“你可能無法準確預測會發生什麼,”雅各森說。 “但是有很多解決方案和很多可行的方案。”
技術作家 Michael Barnard 認為,該研究的估計相當保守——偏向於更昂貴的技術和場景。
“存儲是一個已解決的問題,”他寫對於 CleanTechnica。 “即使雅各布森使用的最昂貴和保守的預測也比平常的情況便宜得多,而且還有更多的解決方案正在發揮作用。”
報告的作者強調,在實施這種能源轉型的同時,我們同時解決來自其他來源的排放也至關重要,例如肥料和砍伐森林。
這項提議可能會遭到損失最大的行業和政界人士的反對,尤其是那些有過良好記錄的行業和政界人士。投入大量資源拖延我們邁向更永續的未來的進程。 對的批評團隊之前的工作已經連結了回到這些確切的組。
但「轉型成本已經降得如此之低,即使在沒有政策的地方也會發生轉型,」雅各布森說。 “例如,在美國,風力發電裝置最多的 10 個州中有 9 個是共和黨投票州,很少或根本沒有促進風力發電的政策。”
60多個國家已經通過法律到 2020 年至 2050 年過渡到 100% 再生電力。
「進行這種轉變確實沒有什麼壞處,」雅各森解釋道蒲隆地。 “大多數人擔心它會太貴。希望這能減輕一些擔憂。”
至少 11 個獨立研究小組同意這種轉變是可能的,其中包括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能源研究人員 Mark Diesendorf 和 Ben Elliston。
他們審查了主要批評的 100% 可再生能源轉型計劃,並得出結論:“[100% 可再生電力系統] 的主要障礙既不是技術也不是經濟,而主要是政治、制度和文化。”
因此,多種證據表明我們擁有使這成為可能的技術、資源和知識。 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有足夠多的人能夠拋開恐懼和意識形態來實現這一目標嗎?
「最大的風險是這些計劃實施得不夠快,」雅各布森說。 “我希望人們將這些計劃提交給本國的政策制定者,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