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有過機會。很多機會。但人類有一個浪費機會的歷史, 儘管我們所知道的有關氣候變遷的一切。儘管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碰巧的是,勝算可能仍然對我們有利。一個新研究據估計,全球平均氣溫峰值上升幅度有 64% 的可能性可以保持在 1.5°C 以下——這是我們確實不想跨越的關鍵閾值。
當氣溫上升 1.5°C 作為 2015 年聯合國巴黎氣候協議的一部分首次被廣泛提出時,設定一個樂觀的目標- 一個奮鬥的理想目標。
科學家和思想領袖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無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就需要專注於阻止氣溫上升至比工業化前溫度高出 2°C。
在短短幾年內,這些目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新的科學評估研究表明,即使全球氣溫上升 1.5°C,也會對我們先前沒有意識到的環境產生可怕的影響。
換句話說,實現我們樂觀的目標是我們應該拼命做的事情,但還能做到嗎?
利茲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克里斯史密斯表示,是的,但前提是我們立即開始努力消除碳污染機制。
“我們的研究發現,目前全球經濟中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的數量尚未使我們能夠超過《巴黎協定》提出的 1.5°C 的氣溫上升限制,”史密斯解釋說。
“我們仍然有能力實現模型提出的場景。”
在這項新研究中,史密斯和其他研究人員模擬了一些假設的氣候情景,包括計算如果所有碳密集型基礎設施——包括所有化石燃料發電廠、工廠,甚至汽車和飛機——立即淘汰,可能會發生什麼。
當然,不再駕駛汽車(或使用燃煤發電)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如果世界能夠接受如此直接的變化,假設最壞的影響可能會減輕。
如果這種變化在 2018 年底(或換句話說馬上)發生,研究人員的模擬表明,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機會我們不會達到我們試圖避免的 1.5°C 氣溫上升。
「從地球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好消息,」史密斯告訴衛報,同時承認這需要巨大的犧牲。
“我們基本上是說我們現在不能建造任何排放化石燃料的東西。”
雖然希望世界能夠如此迅速地完全放棄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是不現實的,但研究表明,即使在進行這些調整方面稍有延遲,也會對我們實現 1.5°C 目標的能力產生嚴重後果。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報告中解釋說:“即使化石燃料的淘汰速度加快,推遲到 2030 年才採取緩解措施也會大大降低實現 1.5°C 的可能性。”紙。
簡而言之,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在幾週、幾個月和幾年內的行動——而不是幾十年或更長時間。我們只是沒有那樣的時間。
即使我們無法實現這項研究提出的徹底、立即的社會變革,我們也需要吸收災難性的後果不要這樣做——並儘快開始拯救地球。
“無論是鑽探新氣井,保持舊燃煤發電站的開放,甚至購買柴油汽車,我們今天做出的選擇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明天的氣候路徑,”說愛丁堡大學的碳管理研究員戴夫·雷伊(Dave Reay)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這項新研究傳達的信息是響亮而明確的:立即行動,否則氣候安全未來的最後機會就會消失。”
研究結果報告於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