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舊石器時代中部時期被視為歐洲和非洲歷史上的動態時期,但通常被認為是東亞的靜態時期。在中國西南部的Longtan遺址中發現了一套複雜的石材工具,其歷史可追溯到50,000至60,000年前。
中國Longtan遺址的Quina系統產品。圖片來源:Ruan等。 ,doi:10.1073/pnas.2418029122。
中舊石器時代發生約300,000至40,000年前,被認為是人類進化的關鍵時期。
該時期與非洲現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有關。
在歐亞大陸,它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凡夫人等幾個古代人類群體的發展有關。
但是,人們普遍認為,在大多數舊石器時代,中國的發展都遲鈍。
臥龍崗大學教授Bo Li說:“我們的發現挑戰了當前對東亞人類歷史和技術發展的理解。”
“這一發現挑戰了考古學家長期以來的盛行理論,即舊石器時代中國的工具相對簡單且沒有改變。”
Li及其同事在中國雲南省的Longtan考古遺址發掘了豐富的石材工具。
這些工具揭示了一個完整的Quina技術系統,其中包括用於生產大而厚的薄片的核心,這些芯片被進一步形成並保持為刮刀。
奎納工業(Quina Industry)是大約300,000 - 40,000年前的中舊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工具製造策略之一。
它的特徵是陡峭的薄片上陡峭,縮放的修飾,產生具有重邊的穩健刮刀,通常與尼安德特人相關,並代表了一種策略,作為對開放的森林 - 格拉斯德蘭環境的反應,在海洋同位素4階段4,大約57,000至71,000年前的海洋同位素階段4中。
在此期間,在西歐和南歐都發現了Quina Technology System,但據信不存在於東亞。
Longtan Quina刮擦上的磨損痕跡表明它們被用於各種材料,例如骨骼,鹿角,木材,肉,生皮和非木質植物。
李教授說:“證據表明,朗坦(Longtan)的發現實質上擴大了人類物種的地理分佈,它們使用的工具以及它們適應不同氣候和環境的適應性。”
“ Longtan的發現還提供了理解人類物種在大約45,000年前的早期現代人類大規模到來之前如何在東亞進化和發展的觀點。”
“通過發現明顯年齡較大的文物,我們被迫重新考慮人類遷移模式的模型和技術在世界各地的發展。”
“這為研究開闢了令人興奮的新途徑,並可以根據我們所知,重寫東亞的史前史。”
一個紙關於發現的結果,本週在國家科學院論文集。
_____
Qi-Jun Ruan等。 2025年。奎納岩性技術表明,東亞的晚期更新世人類動態。PNAS122(14):E2418029122; doi:10.1073/pnas.241802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