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與受過更高的教育有關,但僅適用於居住在高收入國家的人。
雖然先前的研究發現完整的正規教育水平與心髒病的風險,在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很少有人包括人口。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兼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埃默里醫學學院的流行病學和醫學助理教授Abhinav Goyal博士說:“我們不能簡單地接受在高收入國家進行的研究,尤其是在與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狀況有關的研究,並將其推斷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Goyal及其同事評估了44個被診斷為心髒病或中風的國家的61,332名患者,或者患有多種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高血壓,堵塞血管和肥胖。他們還收集了有關正規教育水平的信息。隨訪參與者兩年。
結果表明,低水平和中等收入國家受過良好教育的婦女的發生率略高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比那些國家受過教育的婦女較少。在所有其他群體中,隨著教育的增加,心髒病下降,高收入國家受過良好教育的男性表現出最低水平的疾病。
教育可能賦予高收入國家中心髒病的保護作用,因為它會導致更高的個人收入和改善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據研究人員說,那些受過更多教育的人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良好的健康實踐,並可能採取更健康的行為。
但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高等教育可能不會帶來這些好處,尤其是對於婦女而言。研究人員寫道:“婦女可能比男性更少獨立或有能力做出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或尋求足夠的醫療保健。”
高等教育對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心髒病風險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吸煙習慣。眾所周知,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國家中,受過教育最高的婦女中有21%吸煙,而受過教育最低的女性中有14%這樣做。
對於男性,在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教育群體中,吸煙率幾乎相同。但是,在富裕的國家中,受過教育最多的男性吸煙少於受過正規教育最少的男性(66%和75%)。
Goyal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不能認為,僅僅因為某些團體比其他團體更受教育程度,他們將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需要接受尤其是心髒病風險的教育,並建議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戒菸。”
結果將發表在9月的《發行期刊:美國心臟協會雜誌》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