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研究,著名的 TRAPPIST-1 系統中最內層的類地行星最終可能能夠支撐厚厚的大氣層。
由於七個緊密排列的地球大小的世界的系統是2017年發現,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 40 光年的地方和諧地擠在一起,試圖確定是否存在大氣層,而大氣層對於我們所知的生命的存在至關重要。
先前的觀察 已建議由於主恆星釋放出強烈的、剝奪大氣層的輻射,該系統中的所有行星都將變成貧瘠、沒有空氣的岩石。然而,一項新的分析最內行星的數據,特拉普斯特-1b,表明它可能有一個朦朧的、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層。另外,新的測量結果還揭示了 TRAPPIST-1b 表面出乎意料的高溫,這可能表明世界正在因火山活動而翻滾。
儘管該系統是我們自己之外研究得最好的行星系統事實證明,探測其行星上的大氣層具有挑戰性。這是其微小而涼爽的宿主紅矮星的不尋常特徵的結果,它可以模仿已經微弱且難以檢測的大氣信號。
Trappist-1b 與土星的衛星泰坦相似嗎?
早期 JWST 對 15 微米單一波長的行星輻射進行的測量表明,不太可能存在富含二氧化碳的厚大氣層,因為二氧化碳強烈吸收該波長的光,因此會顯著減少觀測到的輻射。
這導致研究人員去年,TRAPPIST-1b很可能是一個岩石球,其黑暗的表面可能因恆星輻射和隕石撞擊而變得荒涼。
相較之下,在 12.8 微米的不同波長處收集的新測量結果表明,不僅有厚厚的、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而且還包括高反射霧霾,類似於此處看到的煙霧。。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霧霾導致地球的上層大氣比下層大氣更熱,從而創造了一個二氧化碳發射光而不是吸收光的環境,可以解釋為什麼先前的觀測結果沒有出現預期的下降。
研究合著者表示:“一加一大於二——Trappist-1b 的兩個數據點現在使我們能夠探索其大氣層的替代方案,無論它是否存在。”林德辛比利時魯汶大學 (KU Leuven) 在最近的報告中表示新聞稿。
已知這種動態發生在土星最大的衛星上,例如,但「預計 TRAPPIST-1b 大氣中的化學成分與土衛六或任何的岩石天體,」研究合著者米歇爾·敏SRON 荷蘭太空研究所在同一份聲明中表示。 “想到我們可能會看到一種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氣氛,真是令人著迷。”
研究人員現在正在追蹤行星繞主恆星運行時熱量如何重新分佈,這將有助於他們確定行星的大氣層。
比利時列日大學天文學家、發現七顆 TRAPPIST-1 的國際團隊領導者 Michael Gillon 表示:「如果存在大氣層,熱量應該從地球白天的一面散發到夜晚的一面。」行星。 “如果沒有大氣層,熱量的重新分配將是最小的。”
這項研究描述於週一(12 月 16 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
最初發佈於太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