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00 年代中期,進行了數以萬計的腦葉白質切除術全世界。 該手術旨在切斷與大腦額葉的連接,目的是治療精神疾病的症狀,或只是讓患者更容易管理。 這是透過將酒精直接注射到大腦中以及將冰鎬敲入眼窩等技術來實現的。
我們現在驚恐地看著——但它從哪裡來,它是如何成為醫學上的「包治百病」的,它對那些經常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接受腦葉白質切除術的患者做了什麼?
現代精神外科的起源
戈特利布·伯克哈特來自瑞士的精神科醫生,被認為是 1888 年最早嘗試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現代精神外科手術的人之一。 儘管他顯然沒有接受過外科手術訓練,但他還是決定透過一種稱為局部大腦皮質切除術的手術來切除患者的大腦部分。
有六個人有這個開放大腦手術. 一死於併發症五天后,另一人自殺身亡。其他有經驗的癲癇、虛弱,且無法理解書寫或言語(感覺性失語症)。 三名患者的手術被認為是「成功」的,被形容為程序“安靜”了。
伯克哈特的研究結果震驚了科學界,他的精神外科思想也被擱置了——儘管時間不長。
下一個著名的精神外科受試者其實是名叫貝琪和露西的黑猩猩。 在1935年,神經科學家約翰·富爾頓和卡萊爾·雅各布森提出了一份關於切除額葉前部的報告。 黑猩猩會變得憤怒如果它們在執行任務時出現失誤,但手術後並非如此,黑猩猩顯得平靜而快樂。
在國際神經病學大會上這一決定性的演講激勵了這位後來因發展現代腦白質切除術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人(許多人認為應該被收回)。
誰發明了腦葉白質切除術?
來自葡萄牙的神經學家 António Egas Moniz 從 Burckhardt、Fulman 和 Jacobsen 的工作中獲得了巨大的靈感。 同年,他看到了黑猩猩的研究成果,並進行了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研究。第一次腦白質切除手術在人類患者身上。 當時,該手術被稱為腦白質切除術。
「我決定切斷活動中神經元的連接纖維,」莫尼茲寫道。 他這樣做是透過鑽兩個孔進入病人的頭骨,然後注射乙醇進入她額葉的白色物質。 這充當了硬化劑,這會對血管造成刺激和不可逆的損傷,導致纖維組織形成並導致血管「消失」。 這破壞了額葉和大腦其他部分之間的連結。
莫尼茲和神經外科醫生同事阿爾梅達·利馬在里斯本一家醫院對患者進行了這項手術。 後來,他們採用了外科手術的方法,開發了一種名為白質切除器的儀器,帶有線環,可以切割白質中的病變。
結果被認為很有希望,莫尼茲因此獲得了 194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首例腦白質切除手術
在美國,莫尼茲的研究夥伴、精神科醫生沃爾特·弗里曼(Walter Freeman)拿到了這些結果並帶著它們跑步——或者更像是短跑。 在神經外科醫生詹姆斯·瓦茨的陪同下,他對一名病人進行了美國首例腦白質切除術。1936 年來自堪薩斯州的家庭主婦。 瓦茨和弗里曼後來修改了莫尼茲的原始技術,以便僅一個小洞需要鑽入顴弓才能將手術器械推入腦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弗里曼對他的技術變得更加魯莽。1945年,他發明了經眼眶腦白質切除術,將一種稱為眼眶碎裂器的冰鎬狀器械敲入患者的眼窩。 這個手術就是術語「冰錐腦白質切除術」的由來。
弗里曼有時會使用患者的照片作為腦白質切除術益處的「證據」。在一個系列中在一系列照片中,其中一張照片的標題是「1942 年 3 月 23 日手術前」。 「永遠戰鬥…最卑鄙的女人。」下面的照片標題為「1942 年 4 月 4 日,腦白質切除術後 11 天。 她常常咯咯地笑。
弗里曼最終會開著他的“洛博托汽車”,表演最多 25 次腦白質切除術日常的。 他拋棄了接受過神經外科訓練的同事,開始單幹。 他也拒絕在手術室裡穿手術服和手套,以及任何看似衛生的東西——據說手術時嚼口香糖,雙手不消毒,甚至在手術室手術飯店房間。 A他最喜歡的把戲正在將儀器同時敲入患者的雙眼,作為休克策略。
不出所料,弗里曼1967年殺死一名病人,在腦白質切除術後死於腦出血,弗里曼隨後被禁止進行手術。
總統的妹妹
最著名的腦白質切除術患者之一是美國前總統約翰·F·甘迺迪的妹妹羅斯瑪麗·甘迺迪。 在她出生時,一名護士將她抱在產道內兩個小時,造成缺氧。 羅斯瑪麗繼續經歷學習困難。 20 歲出頭時,她被描述為易怒且叛逆,她的父親向弗里曼和瓦茨尋求建議。
23歲時,她父親授權她的腦白質切除手術 正如萊茲·倫茨所寫在《嘉人》雜誌中:“醫生讓她一邊切一邊背誦詩歌——當她安靜下來時,他們就知道手術已經完成了。”
手術使羅斯瑪麗患有永久性的身體和精神殘疾,完全無法獨立生活,直至 86 歲去世。
腦白質切除術對病人有何影響?
腦葉白質切除術的流行似乎不是出於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的目的,而是源自於精神衛生機構過度擁擠所帶來的絕望。 腦葉白質切除術提供了一種廉價且長期的方法來控制「不守規矩」的患者,減少了照顧他們的成本和精力。 然而,這給患者(或受害者)帶來了難以形容的代價,從痛苦到死亡。
一位 1974 年在英國接受腦葉白質切除術的病人告訴我們守護者“感覺就像一把掃帚柄被推入我的大腦,我的頭要裂開了。”
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腦葉白質切除術患者——尤其是弗里曼的另一位患者——是 12 歲的霍華德·杜利 (Howard Dully)。 幸運的是他活了下來,但在接受《衛報》採訪時,他說指出「我就像個殭屍; 我不知道弗里曼做了什麼。 他也將頻繁的眼部感染歸因於經眼眶腦白質切除術「破壞」了淚管。
A英國醫學雜誌1996年報道詳細介紹了挪威衛生部門對所有在挪威接受過腦白質切除術的人進行經濟補償的情況。 政府認識到腦白質切除術的長期影響,“包括智力障礙、抑制解除、癲癇、冷漠、失禁和肥胖。”
神經外科醫生亨利·馬什向人們解釋說英國廣播公司“如果你在手術後看到病人,他們看起來一切都很好,他們會走路、說話並說謝謝醫生。”
“他們作為社會人被徹底毀掉的事實可能不算數。”
一名腦葉白質切除術患者的母親是引「她是我的女兒,但又是另一個人。 她的身體與我同在,但她的靈魂卻在某種程度上迷失了。
腦白質切除手術還會發生嗎?
腦白質切除術最終失寵隨著像三嗪這樣的藥物可以在不需要手術的情況下控制患者。 蘇聯1950年禁止腦白質切除手術,但實踐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在世界其他地區,例如法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不過,最近有更多記錄在案的案例。 蘇格蘭歌手莉娜·扎瓦羅尼 (Lena Zavaroni) 被診斷患有憂鬱症和厭食症,選擇接受腦白質切除術1999年9月, 但死於肺炎一個月後。
然而,如果所有其他治療方案均無效且患者可以給予知情同意書,治療精神障礙的腦部手術仍在繼續精神外科。 這些操作很少見——只有四個2015年至2016年間在英國舉行。
一個過程稱為前扣帶回切開術涉及前扣帶皮層中的組織被熱或熱破壞電流。 這可以幫助慢性疼痛和強迫症(OCD)症狀。 另一種稱為前囊切開術的手術與此類似,可以減輕強迫症症狀,但針對的是丘腦附近的前囊。 尾狀核下束切開術會破壞部分尾狀核,可以治療憂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 白血球切開術仍然存在,被認為是尾狀核下束切開術和前扣帶回切開術的結合,被稱為邊緣白質切開術,用於治療強迫症和重度憂鬱症。
事實上,戈特利布·伯克哈特最初的手術一直延續到今天。局部皮質切除術現在已經習慣了去除受損的腦組織這可能會導致兒童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