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 冥王星行星降級
太陽系只有八顆行星,冥王星不是其中之一。 這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AU) 的官方說法。 8月24日,天文學家在捷克共和國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議上以壓倒性票數投票決定將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在此過程中,天文學家也批准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行星的定義。

自從 1930 年被發現以來,它被視為一個奇怪的東西,微小的冥王星以相對於早期命名的行星軌道高度傾斜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 隨著天文學家在冥王星附近(稱為柯伊伯帶)發現了大約 1,000 個天體,關於該天體是否應該被稱為行星的爭論變得更加激烈。 去年,研究人員發現一個被非正式地稱為「Xena」的帶狀天體比冥王星還要大。
? 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的行星科學家布萊恩·G·馬斯登(Brian G. Marsden) 說道,他補充說,他希望「他們」會接受1930 年可能犯下的錯誤,並且在76 年後得到糾正。
然而,這一結果代表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指定的定義委員會提出的提案的轉變。 根據 8 月 16 日公佈的計劃,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將從 9 顆增加到 12 顆(SN:2006 年 8 月 19 日,第 19 頁 115)。 這些行星包括八顆經典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以及三個被稱為冥王星的太陽系外天體,包括冥王星、它的冥王星。月亮卡戎和西娜。
最初的提議將任何物體稱為行星,只要它不是衛星並且質量足以將自身拉成圓形。 卡戎雖然是一顆衛星,但由於其質量相對於冥王星相當大,因此也被包括在內。 由於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執行委員會成員支持該提案,其逆轉「令人大吃一驚」。 定義委員會成員、麻省理工學院的 Rick Binzel 說。
但一些科學家反對賦予穀神星和卡戎行星地位。 其他人則指責該提案處於保密狀態,其考慮過於突然和混亂。
在布拉格會議上天文學家的壓力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修改了行星的定義,加入了一個額外的標準:行星的質量必須足以清除其路徑上的其他物體。 這使得冥王星、穀神星、西娜和卡戎退出了競爭。
“這是理清太陽系的明顯方法,” 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的邁克布朗評論道。 但作為西娜的共同發現者,他說他也為沒有將該天體宣佈為真正的行星而感到有點難過。 布朗說:“整個週末我都在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