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基量子電腦九丈實現量子霸權
第二種類型的量子設備執行傳統電腦無法完成的計算
量子電腦九章的工作原理是將光粒子(以紅色表示)發送到通道網路中,然後測量另一端的光子。
Yihan Luo
一種新型量子電腦已經證明它也可以佔據主導地位。
光子量子計算機,利用光粒子或光子,執行了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計算,中國研究人員 12 月 3 日線上報道科學。 這個被稱為量子霸權的里程碑之前只在 2019 年實現過一次谷歌的量子計算機(SN: 10/23/19)。 然而,谷歌的計算機是基於超導材料,而不是光子。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理論計算機科學家斯科特·阿倫森 (Scott Aaronson) 表示:“這是對谷歌聲稱確實可以實現量子霸權的首次獨立證實。” “真令人興奮。”
這台新型量子電腦以中國古代數學文本命名為“九章”,可以在 200 秒內完成計算,而這在世界上最快的非量子或經典計算機上需要 5 億年以上的時間。
「我的第一印像是,『哇』,」羅馬第一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 Fabio Sciarrino 說。
谷歌的設備名為 Sycamore,基於由超導材料製成的微小量子位元,可以無電阻地傳導能量。 相比之下,九丈由一系列複雜的光學裝置組成,這些光學裝置在周圍傳輸光子。 這些設備包括光源、數百個分束器、數十個鏡子和 100 個光子偵測器。

九章採用一種稱為玻色子取樣的過程,產生傳統電腦極難複製的數位分佈。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光子首先被發送到通道網路。 在那裡,每個光子都會遇到一系列分束器,每個分束器將光子同時沿著兩條路徑發送,這就是所謂的量子疊加。 路徑也會合併在一起,重複的分裂和合併會導致光子根據量子規則相互幹擾。
最後,最後測量網路每個輸出通道中的光子數量。 當重複多次時,這個過程會根據每個輸出中發現的光子數量產生數字分佈。
如果使用大量光子和許多通道進行操作,量子電腦將產生對於經典電腦來說過於複雜而無法計算的數位分佈。 在新實驗中,多達 76 個光子穿過 100 個通道的網路。 對於世界上最強大的經典電腦之一——中國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來說,預測量子電腦對超過 40 個光子以上的任何東西所得到的結果是很棘手的。
研究合著者、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物理學家陸朝陽表示,雖然Google是第一個突破量子霸權障礙的公司,但這一里程碑「並非一蹴而就」。 “這是不斷改進的量子硬體和不斷改進的經典模擬之間的持續競爭。” 例如,在谷歌提出量子霸權之後,IBM 提出了一種計算方法,可以讓超級電腦執行谷歌電腦完成的任務,至少在理論上是如此。
實現量子霸權並不一定意味著量子電腦非常有用,因為這些計算是深奧的,對於經典電腦來說是困難的。
多倫多一家專注於建造光子量子電腦的公司Xanadu 的執行長、量子物理學家Christian Weedbrook 表示,這一結果確實提升了光子量子電腦的知名度,而光子量子電腦並不總是像其他技術那樣受到那麼多關注。 “從歷史上看,光子學一直是黑馬。”
Weedbrook 指出,Jiuzhang 的一個限制是它只能執行一種類型的任務,即玻色子採樣。 相比之下,Google的量子電腦可以透過程式設計來執行各種演算法。 但其他類型的光子量子計算機,包括“Xanadu”的量子計算機,都是可編程的。
西亞裡諾說,用不同類型的設備展示量子霸權揭示了量子計算的進展有多快。 “事實上,現在兩個不同的平台都能夠實現這一制度……表明整個領域正在以非常成熟的方式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