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變暖將使大西洋和太平洋魚類混合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將來,漁民或許能夠在太平洋捕獲大西洋鱈魚。
約阿希姆·穆勒/Flickr (CC-BY-NC-SA 2.0)
氣候變遷正在使地球變暖,並且物種正在移動向兩極、向高山、向海洋深處。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段旅程有一個自然的終點——例如大陸的邊緣,或是山頂。
然而,對於北半球的魚類和海洋生物來說,它們的運動並沒有這樣的物理障礙——只有溫度障礙。 一旦北冰洋變暖到足以讓它們遷入,它們就可以繼續移動,一直到世界的另一邊。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到本世紀末,數十種魚類將從太平洋遷移到大西洋,反之亦然。 這研究1 月 26 日出現在自然氣候變化。
瑞士弗里堡大學的 Loïc Pellissier 及其同事研究了 515 種魚類在下個世紀將如何應對氣候變遷。 對於每個物種,他們預測隨著海洋變暖和北極冰融化,合適的棲息地將在哪裡出現。 他們預測,到 2100 年,41 種大西洋物種可能進入太平洋,44 種太平洋物種可能進入大西洋。
從人類食魚者的角度來看,這不一定是件壞事。 預計遷移的物種中有十種具有高度商業性。 其中包括大西洋鱈魚、美國鰈魚(比目魚的一種)和黃鰭鰈魚。 由於氣候變化,格陵蘭島已經出現了捕魚機會,隨著北極地區變暖,更多的捕魚機會可能會出現。
但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新機會也帶來了過度捕撈的風險,「在捕撈這些高緯度族群時需要小心」。 在北極釣魚,即使天氣暖和一些,也可能非常危險。
科學家指出,這些魚類抵達海洋新家園的時間尚不確定,但當條件合適時,阿拉斯加狹鱈等通過產數千甚至數百萬卵進行繁殖的物種可能是最先抵達的物種之一。 。
同樣難以預測的是,一旦這些物種到達,當地的食物網將會發生什麼。 在過去 260 萬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極冷北極通道一直對魚類關閉。 但新物種的到來可能會對當地的食物網產生深遠的影響。 的到來頂級掠食者物種大西洋鱈魚和林鱈魚等魚類可能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因為它們的飲食選擇會在食物網中產生連鎖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預測這些影響是“下一個建模挑戰”,但可能會出現與我們所看到的類似的影響入侵種進入生態系。 入侵者經常顛覆食物網,導致一些物種數量減少甚至滅絕。
大西洋-太平洋魚類交換不會像本研究的模擬一樣在本世紀末結束。 研究人員指出:“北極變暖預計將持續到 2100 年之後,因此可以預期動物群交流的程度將繼續增加。” 在我們消失之後,海洋生態系統的變化仍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