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正在向其新的生物識別國家ID系統推出,曼谷Sentral NG Pilipinas(BSP)和菲律賓統計局(PSA)簽署了一份關於ID卡生產的諒解備忘錄(MOA)的一步。philstar.com報告。 PSA將負責每個“ PhilID”的數據,包括隨機生成的共同參考號。
據報導,中央銀行今年早些時候計劃生產2300萬個生物特徵識別卡2020年,帶有指紋以及面部和虹膜數據。
有關卡的傳記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出生地和地址。 Philstar還報告說,將收集其他必要的可識別功能,但沒有詳細介紹這些功能。 ID持有人還可以選擇包括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
中央銀行州長本傑明·迪克諾(Benjamin Diokno)表示,將印刷作為政府合同而不是使用開放式招標程序,將通過避免法律裁決的法律挑戰來實現快速推出,這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由法院解決。估計有14%的菲律賓人無法證明其身份,因此被剝奪了政府和金融服務。
政府已在2018年預算中為該項目預留了20億比索(3,900萬美元),該項目將集中在Philsys數據庫中的所有數據。最初推出期間,身份證將由5,000至10,000個人進行駕駛。
“As long as the pilot test show that we are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ID the right way, then it can be ramped up starting next year so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cover 50 million registrants and then the following year, another 50 million so that by the end of this administration, we could cover virtually all Filipinos, including OFWs (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 and resident aliens,” say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ecretary Ernesto Per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