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黎明直播:跟隨歷史上首次私人太空行走
作為北極星計畫的一部分,SpaceX 正在發射其首次任務,獵鷹 9 號火箭上的四名乘客將於 9 月 12 日星期四上午體驗太空行走的魔力。這次旅行完全由億萬富翁資助,也是前所未有的太空旅遊計畫。
經過幾週的等待,SpaceX 於 9 月 10 日星期二啟動了北極星黎明任務的最後倒數。那個誰“比平常有更多的風險”該公司老闆馬斯克評論說,這是一項必須持續5天的任務,在此期間,載人龍飛船上的四名太空人中的兩名將能夠進行艙外出口。配備獨特的組合,他們將離開空中船艙,從700公里的高度欣賞地球的景色。
關注什麼時間直播北極星黎明號的太空漫步? SpaceX今年推出了此次任務的直播9 月 12 日星期四上午 10:50,巴黎時間。現場關注的活動01網(下),還有 SpaceX 的現場直播。我們應該會在中午 12:30 左右看到賈里德·艾薩克曼 (Jared Isaacman) 和莎拉·吉利斯 (Sarah Gillis) 離開他們的太空艙。
觀看 Dragon 的首次太空行走@北極星計劃北極星黎明號船員https://t.co/svdJRkGN7K
— SpaceX (@SpaceX)2024 年 9 月 12 日
北極星黎明太空行走遵循的計畫:
- 10 小時 55 分:SpaceX 開始分發影像
- 11 小時 58 分:完成潛水衣的準備工作
- 12 小時 31 分:賈里德·艾薩克曼離開太空艙
- 12 小時 44 分:賈里德·艾薩克曼將搭乘太空艙返回
- 12 小時 49 分:莎拉·吉利斯將從太空艙中出來
- 12 小時 57 分:莎拉·吉利斯將搭乘太空艙返回
- 12 小時 59 分:關閉艙門
使命北極星黎明及其即時起飛9 月 10 日星期二標誌著太空旅遊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軌道遠地點高度超過 1,400 公里。很簡單,自 1972 年阿波羅 17 號任務以來,人類從未離開地球這麼遠。而這一次,他們不是專業太空人,而是近幾個月來與 SpaceX 一起訓練、為這項任務做準備的平民。
另一項記錄將是同時暴露在太空真空中的人數。即使北極星黎明號上只有兩名太空人離開太空艙,整個太空艙也會減壓,四名太空人將因此全部暴露在高度超過700公里的太空輻射下。一次雄心勃勃而又危險的經歷,它保證了強烈的形象,並且將允許不少於38 個太空醫學實驗。
在船上,我們找到了賈里德·艾薩克曼 (Jared Isaacman),這位企業家為這次任務提供了資金,並於 2021 年在 SpaceX 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項目,名為 Inspiration4。該男子將於9 月10 日星期二再次登機,由斯科特·波蒂特(Scott Poteet) 陪同,斯科特·波蒂特除了與賈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 關係密切外,還是美國空軍退役中校。和他們在一起的還有來自 SpaceX 的兩名工程師莎拉·吉利斯 (Sarah Gillis) 和安娜·梅農 (Anna Menon)。太空人耳邊低語的小聲音來自過去的地球。
SpaceX 直播北極星黎明太空漫步
下一步:龍將於週六返回地球
在 9 月 12 日星期四的 EVA 活動結束後,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將為返回地球做準備,計劃於 9 月 14 日星期六返回地球。這將標誌著歷時五天的任務的結束和成功。
賈里德·艾薩克曼和莎拉·吉利斯登上龍號太空艙返回並關閉艙門一小時後,機組人員能夠啟動艙內增壓過程,並找到一個舒適的環境來脫下宇航服。
重溫北極星黎明號太空漫步的最初幾秒
本週四中午 12 點 50 分後不久,賈里德·艾薩克曼 (Jared Isaacman) 在高度近 740 公里的太空中拍攝了第一張引人注目的照片。他是兩名能夠走出太空艙並在行星陷入黑暗之前欣賞這顆行星的太空人中唯一的一位。
SpaceX 和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完成了首次商業太空行走!
「SpaceX,回到家我們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從這裡來看,地球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 任務指揮官@rookisaacman在龍出境期間,從約 738 公里處觀察我們的星球pic.twitter.com/lRczSv5i4k
— 北極星 (@PolarisProgram)2024 年 9 月 12 日
莎拉·吉利斯返回太空艙
不幸的是,對於這位 SpaceX 工程師太空人來說,她的整個太空行走都是在黑暗中進行的,沒有讓她有機會更詳細地欣賞地球。無線電中,太空人非常忙於執行太空衣要求他執行的各種任務。
龍飛船太空艙在到達最高高度700多公里後,目前高度為550公里。其軌道近地點為190公里。幾十分鐘後就能到達。
太空人進行的演習
SpaceX 提供了太空人離開龍飛船太空艙時進行的不同練習的一些細節。在測試中,第一個«僅用一隻手來控制身體運動。太空人將評估他們向各個方向移動的能力,保持一個姿勢 10 到 15 秒,並在另一隻手臂模擬使用工具時保持該姿勢。 »
第三次測試「包括評估腳趾夾的使用情況。 Jared 和 Sarah 將評估進出艙的難度、移動身體的難易度、在解放雙手或使用工具時保持姿勢的難易程度,以及脫離貨艙後的恢復程度。
莎拉·吉利斯 (Sarah Gillis) 在龍外面
不到十分鐘,賈里德·艾薩克曼 (Jared Isaacman) 接替了他的位置,並讓 SpaceX 工程師莎拉·吉利斯 (Sarah Gillis) 依次出去。這是來自北極星黎明的歷史性 EVA 的最後十分鐘。
歷史性的畫面:北極星黎明 EVA 的第一秒
在陷入完全黑暗之前不久,賈里德·艾薩克曼在海拔 700 多公里的地方發現了地球。
賈里德·艾薩克曼重返龍飛船
就圖像而言,賈里德·艾薩克曼的經歷因艙外出口的延遲而受到干擾:他能夠欣賞到快速的日落,並在完全黑暗中完成剩餘的出口。幾分鐘後,輪到莎拉·吉利斯執行她的 EVA 任務了。她有機會目睹日出嗎?
賈里德·艾薩克曼 (Jared Isaacman) 是龍的一員
在700多公里的高度,賈里德·艾薩克曼透過天行者號離開龍飛船,成為第一位進行太空行走的非專業太空人。在執行任務的最初幾分鐘,這名男子必須做幾個動作來測試 SpaceX 新套裝的可操作性。
賈里德·艾薩克曼打開龍艙門
幾分鐘後,他將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艙外的太空人。 Dragon 現在已完全減壓。任務計劃晚了幾十分鐘。
北極星黎明號開始太空漫步!
經過幾分鐘的等待進行最後檢查,北極星黎明號船員剛獲得艙外出口的正式許可。距離艙門打開只剩下幾分鐘了!
艙門打開前的最後一張太空艙照片
北極星黎明號機組人員確認龍座座位輪換
龍飛船進入太空行走狀態,第一步是旋轉飛船的四個座位。從現在開始,工作人員正在準備檢查潛水服的最後階段,並檢查整合在潛水服中的螢幕。
太空人太空衣中的小螢幕
在 SpaceX 新型太空衣的背後,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將能夠使用小型擴增實境螢幕。一旦膠囊減壓,他們就可以檢查幾個關鍵參數,例如壓力、溫度或濕度。
載人龍飛船配置“天行者”
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通常用於將 NASA 和 ESA 太空人運送到國際太空站 (ISS)。但對於太空旅遊,SpaceX 提供了另外兩種配置,取代了對接系統。
中間是一個圓頂的配置,可以讓居住者擁有超過180度的外部視野。它將在年底再次使用任務“Fram2”。
載人龍太空船的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配置將在北極星黎明號上首次進行測試。它被稱為“SkyWalker”,提供艙外出口所需的工具。
每位太空人將在太空艙外停留 12 分鐘
賈里德·艾薩克曼和莎拉·吉利斯是來自載人龍飛船的兩名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 SpaceX 剛剛確認,他們將依次退出(賈里德·艾薩克曼第一個),並且每人將在太空真空中停留或多或少 12 分鐘。他們兩人將負責進行多項操作和運動,目的是測試 SpaceX 為 EVA 開發的新組合。太空衣稍後將用於火星太空計畫。
SpaceX 討論概覽效應現象及其影響
在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本週四將經歷的所有經歷中,其中一項脫穎而出,可能比暴露在輻射下產生更強烈、更深刻的影響:l'概述效果。這種現象受到越來越多的討論,但長期以來一直是一種禁忌,它由一系列心理反應組成,任何從太空看到整個地球的人都會發生這種反應。
對許多太空人來說,這種經驗深刻地動搖了他們對這個星球的歸屬感,並讓他們意識到它的脆弱性。但在和平環保的美好演講背後,總覽效應的體驗也能隔離、留下痕跡,堪比心理震撼。
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預先呼吸
就像水肺潛水時的減壓一樣,北極星黎明號太空人在太空行走之前繼續執行關鍵的一步,稱為「預呼吸」。此步驟包括透過呼吸純氧來清除太空人體內的氮氣。
在太空中,大氣壓力為零,為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太空人必須穿著太空衣外出。與地球或太空艙內的氣壓相比,其中的氣壓仍然較低。
但面對壓力的這種變化,健康風險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是致命的。由於氮氣的存在,這種差異可能會導致血液中出現小氣泡。在水肺潛水中,也存在著同樣的風險,因為潛水員會從水中更大的壓力變成水面上的正常大氣壓力。
因此,太空人太空行走前的幾個小時對於他們的安全至關重要。提醒一下,四名太空人將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為艙門打開時艙內將完全減壓。
太空行走計劃,一分鐘一分鐘🔴
以下是北極星黎明號太空行走的具體進展,將於今天早上(巴黎時間)進行現場直播。
- 10 小時 55 分:SpaceX 開始分發影像
- 11 小時 58 分:完成潛水衣的準備工作
- 12 小時 31 分:賈里德·艾薩克曼離開太空艙
- 12 小時 44 分:賈里德·艾薩克曼將搭乘太空艙返回
- 12 小時 49 分:莎拉·吉利斯將從太空艙中出來
- 12 小時 57 分:莎拉·吉利斯將搭乘太空艙返回
- 12 小時 59 分:關閉艙門
太空行走有何期待?以1965年雙子座4號為例
在等待探索北極星黎明 EVA 的壯觀圖像時,這裡有一些 1965 年 6 月 7 日美國實施的首次艙外太空行走雙子座 4 號任務的檔案圖像。
照片中,太空人愛德華懷特在浩瀚的太空中漂浮了22分鐘。然後,在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上空,用一根 7.5 公尺長的繩索將其連接起來。為了四處走動,他使用了氣體噴射槍。
雙子座 4 號 - 1965 年 6 月 7 日。
- 美國進行的首次 EVA,這與北極星黎明號船員即將要做的類似!
這些具有純粹的科幻氛圍。 1/2pic.twitter.com/7wXUDUp4RR
— 真實🛰️ (@Truthful_ast)2024 年 9 月 11 日
記錄與展望
在出艙過程中,北極星黎明號船員將創造一項新紀錄:同時暴露在太空真空的人數。即使只有兩名業餘太空人踏上「天行者」的台階,即退出龍飛船的小梯子,所有四名太空人都將暴露在真空中,因為整個太空艙都會減壓。如有必要,留在船上的兩人將負責維持對船舶的控制。
以下是北極星黎明太空漫步如何展開的虛擬預覽:
《北極星黎明》第二天的回顧
SpaceX 公佈了北極星黎明號乘客第二天的結果。
「在這個高度完成六次繞地球軌道飛行後,龍飛船進行了一系列下降,到達近地點約190 公里、遠地點約700 公里的軌道,進行週四的太空行走,同時繼續安全地降低飛船的內部壓力,艙內環境更接近太空行走(EVA)所需的條件。工作人員還花了幾個小時展示太空衣的加壓機動性、檢查微重力下的位置和可及性以及準備機艙。
除了為艙外活動做準備外,機組人員還在軌道上進行了一系列活動,包括花在科學和研究上的時間。機組人員專注於監測視力和眼睛健康的最初變化,研究液體變化和微重力暴露如何影響血流,並評估軌道上的身體如何處理藥物。
賈里德、基德、莎拉和安娜透過星鏈連接分別給家人打電話,並在任務後期為粉絲們準備了一條特別的信息,結束了他們的一天,然後在明天世界的第一個乘坐商業空間前睡個好覺。 »
出艙出口已延後:上午 10 點 50 分開始集合
SpaceX 已安排從上午 10 點 50 分(巴黎時間)而不是今天早上 8 點開始直播艙外出口。
今天是諾曼地登陸日!北極星黎明 EVA 一小時後見
在等待 SpaceX 團隊直播開始的同時(十五分鐘後),請跟隨我們一起了解北極星黎明號船員為太空旅遊歷史上首次艙外出口所做的準備。提醒一下,太空人的離開計劃於巴黎時間上午 8 點 23 分進行。
什麼時間遵循艙外出口?
據 SpaceX 稱,首次發射時間計劃於美國東部時間 9 月 12 日星期四凌晨 2 點 23 分,法國上午 8 點 23 分。該公司計劃在 9 月 13 日星期五同時進行第二次嘗試,以防出現問題。
北極星黎明踩剎車並降低高度
在高度超過1400公里的六次軌道運行後,北極星黎明號將進入其任務的第二階段。透過降低速度,龍飛船將接近地球並將其高度穩定在 700 公里,以等待其機組人員的太空行走。 SpaceX表示,將利用接下來的五個小時完成四次火箭引擎點火,將使龍飛船更接近地球。
北極星黎明的前 24 小時
負責「北極星黎明號」的團隊對太空人的第一天進行了評估,從起飛到軌道最高點。
「北極星黎明號機組人員完成了在軌第一天,也稱為飛行第一天。美國東部時間上午5 點23 分,SpaceX 的獵鷹9 號火箭從美國宇航局佛羅裡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 發射場成功發射到近地軌道。
升空後不久,機組人員開始了為期兩天的純氧呼吸方案,為定於 9 月 12 日星期四(飛行的第 3 天)進行的太空行走做準備。在此期間,「龍號」的壓力緩慢下降,而艙內的氧氣含量增加,有助於清除機組人員血液中的氮氣。這將有助於降低所有太空行走操作期間患減壓病(DCS)的風險。
第一天飛行大約兩個小時後,機組人員在軌道上享用了第一頓飯,然後進行了任務的第一個科學研究部分並測試了星鏈,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 3 個半小時。
龍號首次穿越南大西洋異常區(SAA),該地區的地球磁場較弱,使得更多來自太空的高能量粒子更接近地球。
中午,太空人開始了在太空中的第一次睡眠,在此期間,「龍號」將進行第一次遠地點燃燒。繞著地球軌道飛行,其高度比人類 50 多年來的任何飛行高度都要高,太空人將在第二天忙碌的一天之前休息大約 8 個小時。 »
第一眼看到這艘船的艙口和 Draco 發動機
在等待太空旅遊史上的第一次艙外出口時,SpaceX 已經向我們展示了太空人離開艙口的艙口。明天,他們將通過這個小尺度,在700多公里的高度上發現太空的廣闊和地球的有限。
在下面的影片中,當 Dragon 到達其高度的頂峰時,我們還可以看到這艘船的 Draco 引擎的使用。這些低推力火箭發動機(400 牛頓)對於許多用途特別有用,同時它們都可以通過僅點火幾毫秒來糾正船隻的軌跡或方向,或者增加或減少船隻的速度。
北極星黎明號船員現在的海拔高度約為 1,400 公里!這是自阿波羅以來人類行走的最遠距離。
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前艙壁 Dracos 正在射擊。pic.twitter.com/qm9K6QxxBg
— 珍妮‧豪特曼 (@JennyHPhoto)2024 年 9 月 11 日
達到1,400公里的高度,需要避開10,000顆衛星
在宣布北極星黎明號軌道高度為 1,400 公里後,馬斯克在 X 上轉述了該船在達到這一高度時遇到的各種危險。 「沒有我們的計算不允許有任何錯誤。
這位億萬富翁沒有說錯,因為地球周圍的衛星數量已經爆炸式增長,事實上已經超過了今年10,000 名活躍明星。重要說明:如今,這些衛星中超過四分之三實際上來自該星座星鏈衛星互聯網網絡SpaceX。
為了到達 1,400 公里的高度,即其旅程的頂峰,北極星黎明號在最近幾個小時內繞地球八圈。提醒一下,太空人的太空行走計畫稍後進行,即第三天(很可能是明天,即 2024 年 9 月 12 日星期四),地點為 700 公里的高度。
在這次任務中,龍飛船將反覆穿越超過一萬顆衛星和太空碎片的軌道高度。
我們的計算不允許有任何錯誤。https://t.co/41DJonfP6v
— 伊隆馬斯克 (@elonmusk)2024 年 9 月 10 日
北極星黎明號剛到達其軌道的最高點
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第一次。北極星黎明號剛好到達其軌道的最高點,高度超過 1,400 公里。透過在最近幾個小時內圍繞地球繪製橢圓軌道,北極星黎明任務乘員組的龍飛船達到了自 1972 年阿波羅 17 號任務以來人類從未達到的高度。
即時追蹤龍在橢圓軌道上的位置
在專門的頁面上,SpaceX 為每個人提供了追蹤龍飛船軌蹟的機會,龍飛船載著執行北極星黎明任務的四名業餘太空人。要訪問它,點這裡。
未來幾天,太空艙將沿著橢圓軌道飛行,遠地點高度為1,200公里,近地點高度為190公里。然後,繞地球公轉將使龍的高度超過1400公里,創下五十年來的記錄。
龍飛船上的四名太空人將在約 700 公里的高度等待出艙。
載人龍飛船在太空中獨自航行
我們到了。獵鷹 9 號第二級與載人龍飛船的分離已經完成,北極星黎明號的船員現在獨自在太空艙中,踏上為期五天的旅程,這將使他們遠離「高空」1,400 多公里。在下圖中,我們第一次看到地球的第二級。
北極星黎明號機組人員已進入軌道
在載人龍太空船與獵鷹 9 號第二級分離前幾分鐘,北極星黎明號船員發現失重狀態,軌道高度超過 200 公里。“歡迎來到軌道!” »SpaceX 的控制中心告訴機組人員。
SpaceX 確認獵鷹 9 號第一級分離
北極星黎明號起飛後不到 3 分鐘,第一階段的分離進展順利。第二級引擎已接管並繼續推動船舶 10 分鐘。 8分鐘後,「龍號」和「北極星黎明號」機組人員已穩定在200公里的高度,並繼續加速,速度超過27,000公里/小時。
北極星黎明號成功起飛
這是第一張品質較差但範圍巨大的圖像:SpaceX 剛剛將四名業餘太空人送入太空,執行的任務將把他們帶到 1,400 多公里的高度(比國際太空站高 1,000 公里)。這將是業餘太空人首次進行太空行走,除了載人龍飛船外,太空艙將於任務第三天結束時在 700 公里的高度打開艙門。
1分鐘起飛!
獵鷹 9 號已準備好起飛。第二階段的加油工作已經完成。
北極星黎明號起飛後的最初幾分鐘
起飛後即將進行的節目:
- 第一階段分離時間為2分42秒
- 9分35秒第一級返回地球
- 12分16秒第二階段分離
北極星黎明號 35 分鐘後起飛
SpaceX 在社群網路上表示,北極星黎明任務將在 35 分鐘內起飛。根據最新估計,條件有利80%。最近幾週,北極星黎明號的起飛因天氣原因不得不推遲。
什麼是太空漫步?
顧名思義,太空行走是指一名或多名太空人離開太空艙,將自己暴露在無限廣闊的太空中的操作。這些任務是透過穿上太空衣來應對輻射以及冰凍和灼熱溫度來執行的。一般來說,太空行走是從國際太空站進行的,太空人在那裡進行維護作業。
透過 SpaceX 和北極星黎明任務,太空行走將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個:展示我們大多數人永遠無法用自己的眼睛體驗到的東西:我們的星球被完整地看到,甚至沒有被太空艙或國際太空站的窄窗限制。在700公里的高度,賈里德·艾薩克曼將經歷一些以前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對於非專業太空人來說。
北極星黎明號出艙的第二個目標是測試新的組合。事實上,執行此任務的 SpaceX 已經為機組人員穿上了一套新套裝,該套裝已被研究用於未來飛往火星的飛行。好消息,這些將配備高清攝影機,並且應該允許我們在地球上以卓越的影像即時追蹤北極星黎明。發射將於 9 月 10 日星期二進行,太空行走將於三天後進行。
SpaceX 太空旅遊日曆
北極星黎明號後,另外兩個任務將完成北極星計畫。但就 SpaceX 在該領域的活動而言太空旅遊,未來幾個月我們仍應履行一項重大使命。這將是關於任務Fram2,也是由一位名叫王春的企業家資助的。它的特殊性?載有船員的載人龍飛船將進入極地軌道,這是以前從未見過的。這也是此次任務的重點,該任務將搭載科學家,並專注於觀察北極和南極洲。該任務計劃於今年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