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美好”的生活?我们如何衡量它?这些问题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有许多潜在的答案,但一项新的研究强调以“心理丰富”的方式生活。
弗吉尼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 Shige Oishi 和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 Erin Westgate 表示,这种丰富性是由不同寻常的、多样的、复杂的经历来定义的,而且——也许最重要的是——会导致经历这些经历的人的观点发生转变。佛罗里达大学。
他们的新研究发现,对于某些人来说,心理丰富的生活比快乐或找到意义感更重要——这是当前心理学研究在评估“美好”生活时往往关注的两个主要领域。
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与快乐或有意义的生活不同,心理丰富的生活的最佳特征是各种有趣且改变观点的经历。”发表论文。
“我们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幸福、意义和心理丰富性是美好生活的相关但又独特且令人向往的方面,具有独特的原因和关联。”
研究人员并不是说心理丰富性完全独立于幸福感或意义感,而是说它是我们幸福感的一部分,需要更多的关注。
幸福的生活涉及诸如积极情绪和整体满意度等目标,而寻找生活的意义则与实现我们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才能、实现目标和做出改变有关。
在对 1,336 名大学生进行的三项调查中,Oishi 和 Westgate 发现,当人们评估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感时,心理丰富性可能与幸福和意义是分开的。
“与幸福不同,我们对富裕的概念允许存在不适和不愉快情绪的时刻,”他们写。
进一步分析以前的研究关于心理丰富性、讣告中使用的语言以及早期的调查跨越不同国家,所有这些都支持了第三种美好生活的重要性。研究还表明,它超越了富裕、受过教育和民主的社会。
就人们选择心理丰富的生活而不是幸福或有意义的生活而言,这种区别在德国(16.8%的受访者)、印度(16.1%)、韩国(15.8%)和日本(15.5%)中最受欢迎。之前的一项研究总共3,728 人在九个国家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世界各地有相当多的人表示,他们会选择一种心理丰富的生活,而牺牲幸福或有意义的生活,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消除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会让他们的生活在心理上变得更加糟糕。”更富有,”写大石和韦斯特盖特。
两人指出,移居国外、改变职业或沉浸在具有挑战性的艺术中——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人们正在寻找的心理丰富性的三个例子。
奇怪的是,他们注意到该主题的研究“表明美好的生活可能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并且研究不同观点的生活是有价值的。”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承认,除了这三个主要方面之外,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学习、创造力或关心他人。
除了追求幸福(享乐)生活和有意义(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想法)之外,心理丰富的生活可以提供另一种方式来评估我们是否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天,并找出方法我们可能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使我们超越了享乐与幸福的二分法,并为研究心理丰富性作为美好生活的另一个维度奠定了基础。”写给研究人员。
该研究发表于心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