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人格特征与精神疾病之间的遗传联系
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一系列心理因素之间的遗传联系,这些心理因素被称为“五巨头” 的人格特征——外向、神经质、随和、认真、对经验开放——并表示它们也可能影响某些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
虽然性格已经被确定部分与遗传有关, 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这样,研究人员就能更仔细地了解 DNA 代码的哪些部分影响我们性格的某些方面。
“虽然人格特征是可遗传的,但直到最近大规模的 GWAS 才出现之前,一直很难描述与人格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特征。”首席研究员 Chi-Hua Chen 解释道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陈和他的团队分析了基因数据,包括私人公司收集的约 60,000 个基因样本23和我以及由该机构提供的约 80,000 个样本人格遗传学联盟。
有了如此多的 DNA 数据,他们能够寻找特定遗传特征、人格特征和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知道我们性格的一部分,比如智力,取决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我们遗传的DNA)和我们的生活经历的组合,例如我们成长过程中老师的水平。
但科学家不确定这两个因素如何平衡,这使得这样的大规模研究非常有用。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基因和某些性状之间的联系。 例如,基因 WSCD2 和 PCDH15 与外向性相关,而基因 L3MBTL2 和染色体 8p23.1 与神经质相关。
他们还发现与神经质和开放性经验相关的基因与与某些精神疾病相关的基因聚集在同一区域。
其他遗传相关性表明外向性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之间存在联系(); 开放与开放之间和双相情感障碍; 以及神经质和和焦虑。
换句话说,DNA 编码的相同部分有助于定义我们的个性也可能影响我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
这并不是说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完全定义了我们的性格并使精神问题不可避免,但是他们似乎确实有影响力- 根据这些发现,并且可能彼此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没有遗传重叠精神疾病和宜人性(合作和富有同情心)或责任心(负责和自律)之间。
这项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研究仅显示了人格特质与某些心理障碍之间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但研究小组表示,通过更多的调查,我们也许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预测和治疗这些疾病未来的障碍。
“我们的研究正处于人格基因研究的早期阶段,还有更多与人格特质相关的基因变异有待发现。”陈说。
“我们发现人格特征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背后的具体变异尚不清楚。”
该作品已发表于自然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