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可能已经弄清楚了北美最早的已知文化是如何在整个大陆如此迅速地传播的。通过重建大约 13,000 年前生活在现在的蒙大拿州的一个幼儿的饮食,研究作者发现这个年轻人和他的部落很可能是专家他们利用这种营养丰富的猎物进行长距离迁徙。
古印第安人以其标志性的工具包和射弹武器而闻名在从加拿大到墨西哥的广阔地区留下了考古印记。然而,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属于古代文化的是一名 18 个月大男孩的遗骸,他被埋葬在蒙大拿州威尔索尔附近,距今约 12,800 年前。
这个婴儿被称为 Anzick-1,于 1968 年首次被发现,并于 2014 年被重新埋葬,尽管在此之前科学家有机会对史前骨骼进行遗传和同位素指纹分析。通过分析同位素数据,这项新研究的作者能够看出,男孩的母亲——她以母乳的形式为他提供了大部分营养——她的饮食中约 40% 来自猛犸象肉,其余的则来自猛犸象肉。由其他大型猎物组成,如麋鹿、野牛和已灭绝的骆驼物种。
菜单上几乎没有较小的动物和植物,这证实了长期争论的理论,即克洛维斯人是忠实的巨型动物狩猎者,而不是一般的采集者。
研究作者詹姆斯·查特斯 (James Chatters) 告诉 IFLScience:“此前,从居住模式、工具技术以及在露营地和捕杀地点发现的动物骨骼等间接来源来看,我们有迹象表明,人们至少偶尔以大型哺乳动物为生,有时甚至捕杀猛犸象。” “但是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几个月内积累的骨蛋白,所以我们关注的是长期饮食——这告诉我们猛犸象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不仅仅是一个偶尔的节日,而是他们饮食的正常组成部分。”
这一发现有助于解开围绕该问题的一些谜团。以及它们与北美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研究作者本·波特解释说,由于古印第安文化是欧亚大陆猛犸象狩猎群体的后裔,特别关注这种巨大的食物来源可能有助于他们适应新家园并传播到整个大陆。
“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利用猎物。他们已经这样做很长时间了,”他告诉 IFLScience。 “因此,当它们进入一个新区域时,它们没有很大的学习曲线,而这对于小动物来说是必须的。”鉴于较小的、局部的猎物物种在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允许克洛维斯人继续移动,而不必不断调整他们的狩猎策略。
该团队的发现还加深了我们对导致猛犸象和其他更新世巨型动物在大约一万年前全新世初期灭绝的过程的理解。普遍的假设是,全球气温上升极大地改变了这些物种的栖息地,尽管人类的过度捕猎也被认为是导致某些大型哺乳动物死亡的潜在因素。
波特说:“我们重新考虑人类狩猎压力可能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
“我们知道猛犸象的机动性很强。它们迁徙的距离很长,如果[栖息地丧失]限制了它们的活动,这可能会使它们更容易受到克洛维斯和其他民族可能给它们带来的狩猎压力,”他解释道。 “但我认为现在说有确凿证据表明这肯定是人类还为时过早。”
查特斯在总结古代猛犸象所面临的威胁风暴时补充道,“在生态压力下,你遇到了一个幼稚的猎物。然后再加上这些能力超强、经验丰富的大型猎手,结果就可预见了。”
该研究发表在期刊上科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