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又有更多人员死亡。
1979 年 1 月 25 日,罗伯特·威廉姆斯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机器人杀死的人。这起史无前例的死亡事件发生在 45 年前的美国 —— 但这远非机器人系统造成的最后一次死亡。
威廉姆斯当时 25 岁,是密歇根州弗拉特罗克福特汽车公司铸造厂的一名员工。1979 年的那天,他正在操作一个零件检索系统,该系统将铸件和其他材料从工厂的一个部分移动到另一个部分。
由于机器运转缓慢,人们怀疑它发生了故障,于是威廉姆斯爬进了一个货架单元的三楼,然后他被一只机械臂“从后面击中并压扁”,法律文件。
一个通讯有关这场法律纠纷的报道表明,当威廉姆斯死去 30 分钟后,机器人仍在继续工作,直到其他工友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事实证明,此次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机器人系统错误地将该男子识别为需要从存储单元移出的无生命物体。
1983 年,威廉姆斯家人成功起诉了该机器的制造商利顿工业公司 (Litton Industries),称该公司在机械臂以较大力量移动的区域没有安装足够的安全装置。
他们最终获得了 1000 万美元的赔偿金 —— 这在当时是该州历史上最大的人身伤害赔偿金。经过进一步的法律争夺,赔偿金最终提出1984 年增至 1500 万美元。
保罗·罗森是该家庭的律师,当时说:“我认为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不要回到工业革命时期的那种认为人是可以牺牲的观念。”
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开始将更多的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融入工厂生产线,从而给工作场所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威胁。
就在威廉姆斯去世两年后,日本也发生了类似事件。1981 年,川崎重工业明石工厂的 37 岁工人浦田健二在检查一台故障机器人时被机械臂击中身亡。他据说在跳过工厂的链式围栏安全屏障后意外启动了机器人。
在他的书中当机器人杀人:刑法下的人工智能,Gabriel Hallevy 耸人听闻地解释道:“机器人错误地将员工视为对其任务的威胁,并计算出消除威胁的最有效方法是将工人推向相邻的机器。”
他补充道:“机器人利用其非常强大的液压臂,将受惊的工人撞向正在运行的机器,使其立即死亡,之后机器人便继续执行任务,没有受到进一步的干扰。”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还有更多类似死亡事件发生。2023 年研究研究发现,1992 年至 2017 年间,美国发生了至少 41 起与机器人相关的死亡事故,其中近一半的事故发生在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历史上与重工业和制造业有关。
机器人致死这一概念引发了许多法律和道德难题,在当今人工智能 (AI) 不断发展的世界中,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大多数学者争论人类对他们所创造的机器和人工智能系统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我们是负责任的主体,而不是机器人。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广泛,,谁知道这些界限会在何处弯曲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