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的證據表明,僅存的猛獁象族群之一因淡水耗盡而瀕臨滅絕。
這項研究可能會結束關於猛獁像如何滅絕的長期爭論,並且還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了解猛獁像是如何滅絕的。可以影響一個物種的生存—某事我們確實需要掌握今天的情況。
“現代氣候變遷可能會更快地改變條件,這可能會讓史前聖保羅島的故事在今天變得有意義。”團隊中的一名成員說道,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馬修‧伍勒。
這些聖保羅島猛獁象非常特別。 與生活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猛獁像不同,生活在阿拉斯加聖保羅島上的猛獁象活到了大約五千年後,光是 5,600 年前就滅絕了。
儘管仍存在激烈爭論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大陸上大多數的猛獁象族群是因人類狩獵和氣候變遷而滅絕的。 但聖保羅島上的人們因為生活在如此偏遠的地方而逃脫了這種命運。
儘管生活在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風港,聖保羅島猛獁象仍然滅絕了,現在,感謝新研究,我們可能知道原因:缺乏淡水和海平面上升。
為了得出這個結論,伍勒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島上淡水湖的沉積物樣本,以了解昆蟲遺骸內穩定氧同位素的差異。
這些樣本的年代可追溯到猛獁象滅絕之前、期間和之後,因此研究小組可以了解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進展。
“生活在湖泊中的水生生物的遺骸在其體內保留了水同位素特徵,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研究它們的外骨骼來確定湖泊水位已經下降。”團隊解釋說。
「核心的矽藻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的遺骸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這表明湖泊水位和水質的下降導致了猛獁象的滅絕。”
然後他們將這些數據與氮同位素樣品從島上發現的猛獁象骨頭中,找到了島上水位下降與化石記錄中猛獁象何時開始滅絕之間的關聯。 這些相互關聯的證據使研究小組認為,缺乏淡水可能導致該物種的滅絕。
“這描繪了這些猛獁象的可怕處境。”伍勒說。 “淡水資源看起來就像是導致他們陷入這種難以維持的局面的確鑿證據。”
研究小組稱聖保羅島可能縮小了2000年來,猛獁象的數量慢慢減少,直至所剩無幾。
這項新研究最有趣的收穫之一是,這些發現如何適用於我們當前的氣候變遷狀況——特別是對於那些生活在最不穩定地區的人來說,因為它表明氣候變遷是多麼容易消滅人口。
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第一個哺乳動物物種今年由於人為氣候變遷而滅絕,早在五月,德國研究人員就預測全球暖化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氣候遷徙「在北非,那裡的氣溫對於人類生存來說太高了。
希望我們的羊毛朋友能夠從墳墓裡給我們一些急需的建議。
該團隊的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