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警告說,兩極冰蓋崩塌的開始時間比預期早
在強減排和弱減排情境下,預計冰蓋面積將達到 2150 年。 (樸俊英/基礎科學研究所)
一項新的研究警告說,即使我們設法將地球溫度峰值穩定在 2°C,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巨大冰蓋也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融化。
“根據我們的計算,如果我們達不到這一排放目標,冰蓋將會加速解體和融化。”解釋來自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的氣候物理學家阿克塞爾‧蒂默曼。
自上個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約20公分。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計算出的加速度將使十分之一的人面臨海平面上升的直接風險解釋了在紐約舉行的安理會辯論上。
「對於生活在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地其他低窪沿海地區的數億人民來說,海平面上升是一個巨大的麻煩,」他說。說。
“我們將目睹聖經規模的大規模人口外流。”
透過包含先前建模中缺失的回饋機制,釜山國立大學氣候科學家 Jun Young Park 及其同事預測重大變化臨界點正在比預期更快接近。
“模擬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蓋動力學的計算機模型通常沒有考慮到冰蓋融化會影響海洋過程的事實,而海洋過程反過來又會反饋到冰蓋和大氣中。”解釋公園。
隨著陸地和海洋上的冰繼續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融化,流入海洋的融水向地表集中,減少了深層的熱交換,進一步推高了地下的溫度。這種增加的熱量有可能進一步侵蝕支撐南極洲冰架的冰凍壁壘,導致更多的融水流入海洋。
雖然該團隊尚未達到與其他領先氣候模型一樣高的分辨率,但包括這些過程的數據使研究人員能夠了解融水和崩解如何影響冰蓋的穩定性。
我們已經即時看到其中一些影響,包括以前聞所未聞的事件,例如下雨在格陵蘭島和明顯觀察到的增加研究團隊指出,南極冰架上的融水波動。
但 Park 和團隊的新計算表明,這種不可逆過程可以在 1.8°C 的溫度下觸發。
只有在最積極的緩解方案中,將溫度保持在 1.5°C 以下,該模型才表明我們可以避免海平面上升的快速加速。
「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行動,冰蓋的消退將在未來 130 年內繼續使海平面上升至少 100 公分。”解釋蒂默曼。
“這將是其他貢獻之上的,例如海水的熱膨脹。”
這種情況將嚴重影響各大洲的大城市,包括開羅、孟買、上海、倫敦、洛杉磯、紐約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中心筆記古特雷斯。
儘管潛力可能令人擔憂,但新模型並未包含許多影響我們複雜生態系統的特徵,例如狹窄沿岸流的影響。
“將他們這樣的發展納入我們最先進的氣候模型中至關重要,”解釋大氣科學家羅賓史密斯(Robin Smith)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儘管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減少此類預測的不確定性,但這項研究清楚地表明了採取迅速行動,盡快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性,以盡量減少與主要冰蓋消失相關的風險」。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等待答案。我們能夠避免的每一次暖化都會讓我們有更好的機會幫助未來社會避免地球快速變暖帶來的最糟糕的情況。
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