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表示,逐步淘汰煤炭的好處遠遠超過現實世界的成本,即使在氣候變遷完全被排除在等式之外。
在世界上所有化石燃料中,煤炭是二氧化碳的最大來源,它對空氣污染和公共衛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大規模燃煤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我們已經奮力踢它。我們全球對煤炭的依賴根深蒂固,以至於即使我們知道這對我們有害,我們仍然以前所未有的水平燃燒煤炭。
現在,對逐步淘汰煤炭的區域影響的新電腦模擬表明,繼續沿著這一軌跡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不僅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 21 世紀,但仍然嚴重依賴煤炭燃燒,這使其成為對我們的氣候、健康和環境的最大威脅之一,」說Sebastian Rauner 在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 (PIK) 研究氣候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全面測試全球煤炭退出的理由:從經濟角度來看,這是否合理?簡短的回答是:到目前為止是的。”
該團隊創建的模擬包含了「煤炭退出」情景的全部訊息,考慮了空氣污染以及對整個能源產業的影響。
利用這種徹底的模型,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研究了三種不同情境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一是我們在 2030 年實現當前的減排承諾;二是我們在 2030 年實現當前的減排承諾。另一個,我們透過碳定價將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2°C以內;第三個目標是到 2050 年我們幾乎完全淘汰煤炭。
當然,正如我們所知,這將是能源系統的重大轉變,但它可能是值得的。
作者首次將環境和人類健康成本貨幣化 - 包括重新野生地區和投資改造我們的能源系統將花費多少 - 作者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無悔」決定。
即使不考慮減緩氣候變遷對全球帶來的好處,切斷對煤炭的依賴也將對世界上大多數地區帶來巨大好處。
在模擬中,煤炭出口情境對空氣污染的影響與 2°C 情境幾乎相似,全球公共衛生呈指數級改善,尤其是在亞洲。
事實上,在世界幾乎所有地區,與 2050 年將獲得的人類健康和環境效益相比,退出煤炭的直接政策成本微不足道。
只有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日本面臨的成本高於收益,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空氣污染在這些地區並不是那麼嚴重的問題。
在各國對碳定價以將氣溫上升限制在 2°C 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一幅有些分散的情況。亞洲受益於空氣品質的改善,而歐洲、日本和美國則節省了政策成本。然而,世界其他地區卻未能獲得同樣的直接社會效益。
但請記住,這僅適用於區域影響。當我們把目光放遠並考慮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遷時,每個人似乎都是贏家。
“我們發現,根據所有國家目前在《巴黎協定》下做出的氣候承諾,人類迄今為止尚未走上將全球暖化控制在 2 度以下的軌道。”說勞納。
「然而,如果所有國家都出台煤炭退出政策,這將使全球實現目標的差距縮小50%。對於中國和印度等煤炭密集型經濟體來說,退出煤炭甚至可以在2030年之前將差距縮小80- 90% 」。
作者認為,退出煤炭是一項特別有價值的策略,因為它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也能為當地帶來巨大的效益,例如減少空氣污染。
儘管如此,即便如此,煤炭也只是一個開始,或者如作者所說說,一個「關鍵的早期切入點」。逐步停止使用它是為我們贏得一些時間的一種方式,這樣我們就可以製定進一步的氣候政策,使我們遠離其他化石燃料,轉向更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退出煤炭並不能解決整個問題。
「對氣候和環境危機的整體應對最終必須實現電力供應的幾乎全面脫碳,」作者得出結論,“因此不僅需要大幅減少煤炭,還需要大幅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並滿足交通、建築和工業部門的非電力能源需求以及資源效率。”
該研究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