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想讓孩子成為欺凌者的父母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與孩子交談並認識孩子的朋友。
這是根據今天(5月1日)在丹佛小兒學術社會年會上提出的新研究。使用來自全國代表性電話調查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某些因素(包括經常感到生氣或被孩子打擾的父母)增加了孩子會遇到的風險成為一個惡霸。但是其他育兒行為可以保護孩子免於嘲弄他人。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員Rashmi Shetgiri告訴Livesscience:“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專注於建立他們,如果我們能夠專注於建造它們,可以真正有所幫助,那就是讓父母分享想法,與孩子交談,與他們的大多數孩子結識了他們的大多數或所有孩子的朋友。”她說,重點應該“幫助父母管理他們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
本土欺凌者?
欺凌對受害者的毀滅性影響是眾所周知的,但惡霸也有傷害自己的風險。研究表明欺凌的風險遠大於非麵包對於心理問題,濫用藥物和犯罪。 2010年在美國心理協會年度大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問了欺凌者,為什麼他們折磨其他孩子,發現他們經常對自己抱有負面看法。 [讀欺凌的欺凌者:我們為什麼這樣做]
作為全國電話調查的一部分,Shetgiri和她的同事要求10至17歲兒童的父母對其他孩子是否殘酷。他們還收集了有關父母自己心理健康和情緒的數據。他們使用2003年至2007年的數據發現,在2003年的某個時候,有23%的孩子欺負了另一個孩子。 2007年,有35%的父母報告說,他們的孩子被欺負其他人,增加了52%。 2007年,15%的孩子是“經常”的欺凌者。
多年來,出現了一些欺凌的風險因素。有情感,行為或發育問題的孩子是更可能欺負。父母的孩子說,他們經常感到生氣或被孩子打擾的孩子更有可能是欺凌者。而且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媽媽也更有可能欺負孩子。
防止潛在的欺凌者
另一方面,與孩子有交流關係並且知道大多數孩子的朋友的父母不太可能撫養一個欺凌孩子。
Shetgiri和她的同事們無法從研究中說出父母的憤怒和耐心是否會導致孩子們通過欺凌行為,或者欺凌者是否更有可能使父母生氣。 Shetgiri說,發現欺凌的原因將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同一組兒童進行長期研究。
該研究還沒有考慮Shetgiri希望將來研究的網絡欺凌行為。但是,她的主要目標是製定育兒乾預措施,以防止或扭轉欺凌者的發展。
Shetgiri說:“干預措施可以幫助父母更多地參與孩子的生活,並幫助父母與孩子更好地溝通可能會有所幫助。”
您可以關注生活學sTwitter上的底色作家Stephanie Pappas@sipapas。跟隨LiveScience在Twitter上進行最新的科學新聞和發現@livescience一個ndFacebook。